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IADPSG诊断标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4-02-10  浏览次数:913次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gestationalinjuredglucosetolerance,GIGT),可导致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巨大胎、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及低体重儿,剖宫产率增加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及时诊断GDM并规范管理非常重要。但多年来国内外对其诊断标准不一,魏玉梅等根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认为IADPSG的诊断标准[1]适宜在我国应用[2]。本研究对2010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资料完整的单胎孕妇1876例,孕24周~28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教科书标准[3]和IADPSG标准[1]对孕妇进行诊断分组,非糖尿病单胎孕妇1677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2010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资料完整的单胎孕妇1876例,孕24~28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教科书和IADPSG两种标准对孕妇进行诊断后分为教科书组及IADPSG组。所有孕妇孕前均无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病史。教科书组孕妇平均年龄(26.9±6.8)岁,IADPSG组孕妇平均年龄(27.3±7.2)岁,两组组孕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49,t=0.5323),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孕妇于孕24~28周期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教科书组按教科书标准[3]诊断(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即血糖值:空腹5.6mmol/L,1h10.3mmol/L,2h8.6mmol/L,3h6.7mmol/L,其中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GDM。仅1项高于正常值,诊断为GIGT。IADPSG组按IADPSG标准[1]诊断,即血糖值:空腹5.1mmol/L,1h10.0mmol/L,2h8.5mmol/L,其中1项或1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GDM。

    1.3 统计学处理: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4.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非校正及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76例孕妇OGTT试验达教科书诊断标准152例(教科书组),达IADPSG标准199例(IADPSG组),检出率分别为8.1%和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4,χ2=6.9430);教科书中与IADPSG组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比较,孕妇剖宫产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教科书中与IADPSG组围产儿结局比较,新生儿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大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新生儿黄疸及低体重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机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会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般在中晚期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等并发症时才发现[4],此时才干预已为时已晚。因此,早期诊断和控制血糖升高是有效降低孕期并发症和改善围产儿结局的有效手段。但长期以来,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有多个不同的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血糖控制标准。2010年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根据一项全球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即高血糖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研究,推荐IADPSG诊断标准为新的GDM诊断标准。2010年10月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启动妊娠合并糖尿病规范化诊治促进项目,推广IADPSG诊断标准在中国的应用,力图寻找最适合中国大陆的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妊娠结局是评判GDM诊断标准及其干预措施是否合适的重要标准。本研究从妊娠结局与并发症和围产儿结局两方面将教科书组和IADPSG组的母儿结局进行比较,教科书组和IADPSG组间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新生儿黄疸及低体重儿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教科书组的剖宫产率与IADPSG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教科书组的新生儿体重与IADPSG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教科书组诊断GDM血糖值较高,使胎儿体重相对增加,以致于剖宫产率增加。杨慧霞等认为,即使按旧标准妊娠妇女的血糖在正常范围,随着其血糖水平的升高,大于胎龄儿、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的风险也会增加,与本研究观点相同[5]。IADPSG推荐的GDM诊断标准比以往GDM诊断标准都低,剔除了部分不需要监管的人群,纳入了更多需要治疗的人群,是GDM的治疗更有针对性。Landon等研究发现,预防1例不良妊娠结局所需要治疗的病例数是43例,而又意识的诊断和监测对孕妇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影响,对更多的孕妇进行及时管理治疗,可以更换地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6]。IADPSG标准仅测3点血糖,减少了抽血次数,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颜彦等研究后发现,1hGIGT患者与2hGIGT的糖代谢紊乱程度、妊娠预后存在不同且更严重,1hGIGT患者似于GDM患者,2小时GIGT患者似于正常孕妇[7]。由此看来,3h血糖是否必要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与教科书诊断GDM标准比较,IADPSG诊断标准将会使更多的孕妇纳入GDM的监测及管理中来,有利于早期干预,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4 参考文献

    [1]CoustanDR,LoweLP,MetzgerBE,etal.TheHyperglycemiaandAdversePregnancyOutcome(HPAO)study:pavingthewayfornewdiagnosticcriteriaforgestationaldiabertesmellitus[J].AmJObsterGynecol,2010,202(6):654.

    [2] 魏玉梅,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适宜性的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578.

    [3] 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

    [4] FertiaLs,SobngwiE,SerradasP,etal.Consequencesoffetalexposuretomatermaldiabetesinoffspring[J].JClinEndocrinolMetab,2006,91(10):371.

    [5] 杨慧霞.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国际新标准的临床应用[J].国际妇产科杂志,2011,38(3):172.

    [6]LandonMB,SpongCY,ThomE,etal.AMulticenterRandomizedTrialofTreatmentforMildGestationalDiabetes[J].NEnglJMed,2009,361(14):1339.

    [7] 颜 彦,孙长学,孙 袁.妊娠期糖筛查异常患者血糖表现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9):699.

    ↑上一篇:浅析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
    ↓下一篇: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