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缺损的康复训练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779次

    作者:郎红娟,朱银星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8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缺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并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训练和心理疏导。结果:治疗组经认知功能训练后MMSE评分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田洼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缺损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积极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和心理疏导,更利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吞咽障碍 认知障碍

        Rehabilitation of dysphagia and cognition functional impairment after stroke/LANG Hong|juan,ZHU Yin|xing//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07,16(1):5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functional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on the outcomes for swallowing disorder and cognition functional impairment after stroke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30 patients administrated swallowing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acupuncture therapy);treatment group(30 patients accepted cognitive|sentiment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psycho therapy except therapy of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MMSE score of treatment group raised significantly(P<001),the WangTianShi scores improved(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in treatment group after cognitive|sentiment functional training.Conclusion:The cognition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psychotherapy abov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al training facilita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swallowing disorder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nd cognition handicap after stroke.

        Author′s address:Tangdu Hospital,Forth Military University of Chinese PLA,Xian,Shanxi,710038,China

        Key words:Cerebrovascular accident;Swallowing disorder; Cognitive handicap 在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合并认知功能缺损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慢,程度不理想。本研究对此类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训练和心理疏导,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2年10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其中脑梗塞39例,脑出血21例;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35~65,平均(5065±1526)岁;患者均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能理解执行治疗人员的指令;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和认知功能缺陷。分组方法:随机分组,其中30例为对照组,30例为治疗组。患者入选时文化程度、吞咽功能评价、认知功能评定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并行针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训练和心理疏导。训练内容如下:(1)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措施[2]:颜面部的运动训练和感觉刺激,主要有口唇闭锁的运动、下颌运动,另外持续咽部冷刺激:冰块刺激每日3次,每次10~20 min。对于流涎的症状可采取颈部唾液腺的冰块刺激,每日3次,每次10 min,实施于麻痹一侧,直至皮肤稍发红。此外应当加强舌肌运动、颈部训练,呼吸训练。可练习空吞咽,点头式吞咽。摄食训练要注意进食时患者的正确体位、食物形态、用量和质量,注意周围的环境,使患者注意力集中;(2)针刺治疗:以利窍醒脑、疏经活络、通关利咽喉为治则,选取额三针、舌三针,可配合翳风、风府点刺、口角歪斜加刺地仓透颊车,此外,根据远端取穴原则可选用通里(双)、内关(双)、合谷(双)、劳宫等穴位。各穴得气后留针,隔15 min捻转一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认知—心理—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措施包括指导患者拼凑图案、数球;训练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思维能力。心理疏导通过了解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和家庭情况等,有针对性与其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讲解脑卒中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情况,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和应达到的目的等;与疗效好的患者进行交流,树立康复的信心;让家属一起参与患者的训练,明确预期目标及注意事项;在摄食训练过程中,家属配合调整食物的性质、形态等;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定,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进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2 评价方法:认知功能评定采用Folstein编制的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由20个问题30项内容组成,可对定向力、注意力、计算能力、长短时记忆和判断能力进行评定,分值范围0~30分,鉴于目前国内的使用情况,选定17分作为界限值[2]。吞咽功能评价采用洼田氏法进行评定,坐位让患者饮温水30ml,观察饮水情况,根据其有无呛咳及分饮次数分为Ⅰ~Ⅴ级[3]。

        13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s)表示,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ANOVA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 Test)。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治疗组经认知功能训练后,MMSE评分有显著提高,由治疗前的(1813±474)分提高到(2472±370)分,P<001,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由(1900±513)分提高到(2008±113)分,有一定的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的比较见表1。治疗前洼田氏评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均在Ⅱ级及Ⅱ级以下(P>005),治疗后两组的吞咽功能都有较好的改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1 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定比较吞咽功能 注:治疗前两组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P<001,两组自身前后相比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能明显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其相应的并发症[4],这已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而对于合并认知功能缺损的患者,吞咽功能训练后,其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仍不够理想,这可能与吞咽活动先行期患者对食物的认知、摄食的程序、纳食动作的功能障碍有关[3]。正常情况下,食物的信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被送往大脑皮层,经确认的食物引起唾液、胃液的分泌,为进食做好准备。认知障碍患者因对食物的信息判断能力差、配合能力差,不能认识食物,没有进食欲望,因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这一阶段又是进行食物咀嚼和吞咽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患者认知功能的评定,积极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及贯穿始终的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显示吞咽功能的恢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了对于吞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缺损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心理治疗的重要性,这对于加快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677-679.

    [3]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4]王向群,杨金生,杨树琛,等.吞咽障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及神经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704.

    ↑上一篇:女性机关干部群体血压水平监测研究报告
    ↓下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心肌酶谱的变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