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3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2-21  浏览次数:664次

      作者:褚桂香 作者单位:158100 黑龙江鸡西,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肾衰竭(ARF)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中心2000~2005年收治老年(>60岁)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8例,均为内科系疾病。外伤、烧伤等外科系患者不包括在内。分析其原因及临床病程。结果 老年人ARF肾前性病因引起肾缺血是常见病因,其次为药物性肾实质性损害。其中严重感染或败血症、心脑血管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易出现ARF。药物性因素以甘露醇、左氧氟沙星、雷米封常见。肾后性以梗阻为多。男性常见为前列腺疾病。结论 老年ARF恢复慢,临床病程长,病死率高。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急性 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临床上老年性ARF发病率升高。其病因、病程也呈现出自身特点。为此,对我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38例60岁以上ARF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2005年我院内科系60岁以上ARF患者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最大82岁,平均69岁。将患者分为3组:(1)肾前性ARF:指存在明显血容量不足,严重感染或败血症,心输出量不足等肾灌注不足值的病因者。(2)肾性ARF:指无明确的肾缺血病因,经补充血容量,肾功能无改善,尿液检查发现蛋白尿、血尿及细胞管型。(3)肾后性ARF:有明确梗阻病因。

      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症状和体征:38例患者均为突然起病,开始少尿渐至无尿,日尿量<400 ml。出现水肿、恶心、食欲差,渐加重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0~12.3×109/L,HGB(12±2)g/L,PLT 10~30×109/L。尿常规:BLD(+~+++),Pro(++~++++),镜检RBC 3~40/HPF。(3)肾功能检验:尿素氮10.2~22.1 mmol/L,肌苷362.2~768.2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0~15 mmol/L,钾离子5.0~6.0 mmol/L,钠离子121~140 mmol/L,氯离子90.2~1901.1 mmol/L。(4)影像与超声:双肾弥漫性病变,大小正常或增大,18例肾盂积水或双输尿管积水5例,尿潴留5例。(5)心电图:窦速,ST段改变。

      2 结果

      38例患者,临床康复出院31例,死亡7例。轻者透析2~3次度过少尿期,多尿期肾毒素迅速下降,肾功能很快恢复出院。重者透析10余次度过少尿期进入多尿期,肾功能恢复慢,多尿期透析5~7次,BUN、Cr恢复正常,肾功能恢复出院。死亡7例,年龄偏大75岁以上5例死于少尿期,住院日数3~5天,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渐出现严重感染及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最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死于多尿期,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心脏骤停。

      3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内迅速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病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50%以下[1],双肾排泄功能迅速减退。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ARF发病率增加,这与老年人肾脏组织器官发生改变,肾功能减退,且老年人易发生感染、营养不良、上消化道出血、脱水等,更易发生ARF。

      因为老年人肾脏组织器官特殊变化[2],抗病能力差,各种原因更易发生肾缺血、肾功能衰竭,而且其ARF少尿期长,多尿期肾功能恢复慢,而且年老体弱患者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难度过少尿期,即使度过了少尿期,又因其心脑血管硬化也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老年人不仅易发生ARF,而且ARF的预后差,也与其存在显性或隐性较严重基础病变有关,因此要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治疗原发病时要想到老年肾脏组织器官的特点,禁用或慎用肾毒性药物,液体量要足,从而预防ARF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 郑红光,关欣,杨克著.老年人院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急诊肠系膜透析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4):227-228.

      2 李向东,王生仁,李克勇.中毒性因素所致急性肾衰78列临床分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6):141-142.

    ↑上一篇:367例病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结果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尿毒症患者造瘘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