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影响支原体液体培养阳性结果的因素

    发表时间:2011-06-28  浏览次数:682次

        作者:农建宏,梁莉,梁荣伟,苏国生 作者单位:百色市妇幼保健院,百色 533000

      【摘要】 目的:了解各种影响支原体液体培养阳性结果判断的因素,提高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疑为支原体阳性结果的液体培养基再转种和进一步鉴定。结果:从375例疑为支原体阳性结果的液体培养基中分离出34株大肠埃希菌,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21株,分离出念珠菌31株。结论:对支原体液体培养结果要详细分析,把澄清桃红色的和浑浊桃红色分开,浑浊桃红色的再进一步鉴定,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液体培养

      Mycoplasm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Results of Liquid Culture Factor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Baise City,Baise 53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mycoplasma liquid culture positive results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Improve the urogenital mycoplasma infection in laboratory diagnosis accuracy.Methods:Mycoplasma positive results on the suspected liquid medium and further sub-species identification.Results:From 375 cases of suspected positive results of mycoplasma liquid medium to isolate E.coli 34,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d from 9,Isolated from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21,Candida isolated 31.Conclusions:Mycoplasma liquid culture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results.To clarify and muddy pink pink separate,Muddy pink further identification,Can provide accurate and reliable clinical test results.

      【KEY WORDS】Mycoplasma;Liquid culture

      支原体(mycroplasma)是迄今所知能够自我复制并独立存活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呈高度多形性,种类繁多。支原体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其影响可涉及到人、动物、植物及细胞培养等。支原体最初从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中发现,自1937年从女性巴氏腺炎的分泌物中分离出第一株人系支原体,迄今为止,从人体分离出来的支原体已有20多种[1]。随着国产试剂商品化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医院临床上采用液体培养法来检测和鉴定支原体。以颜色在培养后变红判断支原体生长与否,这种判断存在很多缺陷。为了解影响支原体液体培养阳性结果的因素。作者对从375例疑为支原体阳性结果的液体培养进行进一步分离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375例标本来源 全部来自2007年1月~12月份到我院生殖门诊和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H)患者,并且已经进行支原体培养疑为支原体阳性的标本,其中男性64例,女性311例,年龄17岁~65岁。平均年龄37.5岁,临床表现大多表现为尿道或阴道瘙痒、灼痛小腹坠胀、尿道发红及尿频等不适症状,少数患者可无症状。

      1.2 采集方法

      男性先用消毒棉签将尿道口分泌物擦干净,患者自行挤压阴茎数次后,用无菌棉拭子轻轻伸入尿道(2~2.5)cm,旋转360度,再停留约15秒获得细胞材料后取出立即送检;女性:清除阴道及宫颈口分泌物,无菌绵拭子插入宫颈管内(1~2)cm,轻轻旋转后取出,取样拭子不可碰阴道壁,标本取出后立即送检。所有标本均于采样后半小时内接种。

      1.3 试剂盒与培养基

      由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该试剂盒可同时检测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是培养鉴定和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血培养平板,伊红美兰培养平板,沙氏培养平板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半成品,自制成培养平板。

      1.4方法

      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将绵拭子插入液体培养基中,充分振洗并在瓶内壁挤干后弃之形成样本液,然后再接种到检测板小孔中。每孔加两滴无菌石蜡防止水分蒸发,剩下的液体培养基也一同放入35℃~37℃的培养箱培养24小时或48小时观察颜色变化。

      1.5 结果判断

      由于Uu分解尿素,Mh分解精氨酸,生成碱性物质使液体培养基PH上升,使酚红指示剂显红色或橙色的,如果培养瓶培养基变桃红色而且清亮透明,定量药敏版计数孔变红表示标本中支原体≥104 CFU;可以报告为支原体阳性。如果定量药敏版计数孔变红而培养瓶培养基浑浊的变桃红色,则继续接种到血培养平板,伊红美兰培养平板,沙氏培养平板进行下一步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仍为黄色为阴性可以报告结果。

      2 结果

      从375例疑为支原体阳性结果浑浊的液体培养基中分离出34株大肠埃希菌,占9.1%(34/375);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占2.4%(9/375);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21例,占5.6%(21/375);分离出念珠菌31株,占8.3%(31/375)。详细见表1。

      表1 浑浊液体培养基鉴定结果(略)

      3 讨论

      支原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迄今为止已分离到150余种,其中寄生性的90多种,解脲支原体(U.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hominis,MH)均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约有20%~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H)病人是以上两种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的第二大致病菌[2]。目前支原体检测方法有培养法(又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血清学检查和分子诊断技术等。支原体为难培养微生物,不同种的支原体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支原体初代培养时间需几天至几个月不等,生殖支原体的培养困难,常需要(1~5)个月。该法阳性结果可靠,但程序繁琐、灵敏度低、技术条件要求高、所需时间长,不利于早期快速诊断。因而分离培养目前没有被用作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的常用手段,但在支原体的毒力、致病性研究和药敏试验中仍有重要作用[3]。PCR诊断法快速、简便、特异且敏感,特别对难以培养的支原体,PCR也许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同时对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极其重要意义。但PCR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因其太敏感或靶细胞DNA污染PCR试剂而出现假阳性;另一方面因其存在DNA抑制剂或使用错误的试剂和程序而导致假阴性。同时PCR要求一定的实验室环境和技术,基层医院也难于开展。

      目前国内支原体培养的商品试剂大部分为液体培养基,以颜色在培养后变红判断支原体生长与否。这种判断依据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因素,容易误诊。其主要可能就是常规混合支原体UU-MH液体的培养基抑菌剂多为青霉素,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各种抑菌剂以抑制标本中杂菌的生长,以达到对支原体的正确判断,而在临床标本中有较高比例的细菌浑浊生长现象[4]。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也越来越高,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已经不能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如某些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而这些细菌又能分解尿素产氨和二氧化碳,使液体培养基PH值上升,导致液体培养基变红。另一方面大部分液体培养基没有加入抗真菌的药物,有真菌污染时,特别是某些念珠菌能分解尿素产生碱性物质而使液体培养基变红,往往培养基也由黄色变为红色,对于初学者经常误认为是支原体生长,按支原体阳性报告给临床医师,容易误导临床医师对患者的治疗。

      综上所述,支原体液体培养,作者认为应该对专业医师进行适当的培训,留取合格的标本,及时送检;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先接种到液体培养基,增菌48h后待培养基变红后,液体培养基澄清桃红色的、浑浊桃红色的分开后。澄清桃红色的液体培养基可以报告支原体阳性,浑浊桃红色的应该进一步接种到血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平板,沙氏培养平板各一块,再结合分离鉴定情况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 杨斌,郭兆旺,陈超群,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2):23~24

      2 李明成,刘兴宇,李凡.生殖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2):237~239

      3 栾瑞玲,吴元赭.支原体与泌尿生殖道系统疾病[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457~1458

      4 刘新元,王晓楠.支原体液体培养及阳性结果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报,2008;30(2):78~79.

    ↑上一篇:时氏二金石韦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45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硼海胶囊治疗泌尿系结石75例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