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空军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窦性心动过缓比较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07  浏览次数:527次

      作者:张毅霞,关英涛 作者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付家庄疗区 特诊科,辽宁 大连 116013

      【关键词】 飞行人员 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在飞行人员大体检中极为常见。为探讨飞行人员窦缓的临床意义,我们对来院疗养的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的检查结果进行了对照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试验组为2007年1— 11月间来院健康疗养的男性飞行人员,在大体检中按统一标准、时间、方法检查的心电图者(ECG)1 069人,年龄20~50岁,平均33.15岁。对照组为同期来院疗养的地勤人员,在相同标准条件下,检查147人,均为男性,两组年龄间经均衡性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人员均在入院2~3 d 内,8:30~11:00或14:00~16:00检查,检查前3 d 禁止服用影响心率的药物,避免剧烈活动。使用SC513E及福田青岛FX302A型心电图机。运动试验用40次下蹲试验。窦缓诊断标准[1]为:(1)窦性P波;(2)频率<60次min;(3)PR间期在0.12~0.20 s;(4)常伴窦心律不齐。两组人员均先做常规平静卧位12导联心电图,对符合窦缓诊断者进行体位(坐位、直立位)Ⅰ、Ⅱ、Ⅲ导联心电图试验,对体位试验心率仍在60次/min 以下者,进行40次下蹲试验,心率超过90次/min 以上者为正常。

      2 结果

      2.1 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窦缓检出率 飞行人员1 069人中,常规心电图诊断窦缓者173人,占16.18%;地勤人员中147人,窦缓6人,占4.08%。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2 飞行人员窦缓与年龄分布 20~30岁年龄组占61.27%,31~40岁年龄组占29.48%,41~50岁年龄组占9.25%。20~30岁年龄组和41~50岁年龄组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3 对飞行人员173例窦缓者进行坐位和立位试验 其心率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心率超过60/min以上者136例(78.61%),余37例(21.39%)心率仍低于60次/min。坐位和立位心率平均增加5次/min 和8次/min。地勤人员坐位和立位心率平均增加7次/min 和12次/min,均超过60次/min以上。对体位试验心率仍低于60次/min 的37例飞行人员进行40次下蹲试验,结果全部正常。

      3 讨论

      3、1 窦缓的发生率 窦缓因调查方法、检查条件和方法不同,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差别很大。飞行人员的窦缓发生率在11.8~71.2%之间,其他人群在2.09%~100%之间。本组的发生率为16.18%(173/1 069),地勤人员为4.08%(6/147),两者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2 飞行人员窦缓的特点 与年龄有关:青年人发生率高,年龄偏大者发生率低(P<0.01),文献报道年轻健康男性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有窦性心律不齐和窦缓,发生率100%[2]。

      3.3 窦缓与职业特征的相关性 飞行人员作为长期从事空中飞行的特殊职业,需要比常人更强健的体魄。由于飞行人员坚持长年的体育锻炼和体能训练,致使迷走神经张力较高[3],抑制了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功能,导致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兴奋传导和房室传导减慢,同时锻炼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提高心肌收缩期储备,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心率相对减慢。本组飞行人员窦缓发生率16.18%,高于地勤人员4.08%,而低于运动员56.3%,说明窦缓发生率与职业特点、身体状况有关。同时证明飞行人员窦缓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飞行人员窦缓发生率与年龄有关,进一步说明身体锻炼强度和身体素质与飞行特点的一致性。飞行人员年度大体检和健康鉴定是空军疗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客观、有效地进行体检和鉴定工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为避免或减少人为性差异,增强可比性及可操作性,有必要在空军疗养院中统一制定飞行员大体检心电图检查方法,使之更科学及规范。(2)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飞行人员心率在50次/min以下者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

      【参考文献】

      [1] 张开滋,郭继鸿,刘海祥,等.临床心电信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0.

      [2] 王 莉.年轻健康男性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的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1):27-28.

      [3] 董宁宁.强化军事训练所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动态心电图改变[J].人民军医,1994,(2):12-13.

    ↑上一篇: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危险分析
    ↓下一篇:血清睾酮水平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