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参芪银花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发表时间:2010-11-09  浏览次数:448次

      作者:洪性勋,尹明浩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中医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性疾病;丹参饮

      病毒性心肌炎为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浸润引起的疾病,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本观察采用自拟参芪银花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男性为17例,女性为13例;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为48岁,平均为30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6年.

      1.2 诊断标准 排除已知的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病因引起的心肌炎等;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史,且有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并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急性心肌炎诊断明确,而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等表现为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在1年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1.3 治疗方法 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及活血通脉为治疗原则.方药: 人参10g,丹参20g,茯苓10g,生地10g,黄芪20g,麦冬10g,石菖蒲10g,金银花10g,板蓝根10g,灸甘草10g,给胃寒肢冷者加用桂枝10g,心悸者加用苦参1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15d为1个疗程,同时嘱患者调畅情志,戒烟酒,避风寒.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在1周内明显减轻,4周内消失,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在1周内减轻,1,2个月内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无效:症状在服药后未见减轻,或虽见减轻但仍反复发作.

      1.5 结果 本组30例中显效者为18例,有效者为10例,无效者为2例,总有效率为93.3%.

      1.6 病案举例 患者,男性,42岁,于2004年3月19日初诊.患者因7d前受凉后出现流鼻涕、发热、咽痛、咳嗽、胸闷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自行服用感冒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但出现胸闷、心悸、乏力、气短、舌质红、苔少中有裂纹及脉结代等症状及体征.心电图检查示:ST段下移,T波低平.症脉合参,辨为气阴两虚,邪毒内侵.治当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治血通脉.方药:人参10g,丹参20g,茯苓19g,生地10g,黄芪20g,石菖蒲10g,金银花10g,板蓝根10g,大青叶10g,灸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口服.1周后复诊,诉心悸、气短及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上方去大青叶加白术10g,五味子10g,口服15d,诸症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2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属祖国医学心悸范畴,是因正气不足,风热邪毒乘虚入侵,致心肺气阴两伤,气行不利,血运不畅,心失所养而见心悸、胸闷、气短及乏力[1].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以气阴两虚多见,故治疗益气养阴贯彻始终,酌情配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阳复脉之剂.方中人参、白术及五味子具有补气益气健脾之功效,可增强机体抵抗力;黄芪、茯苓可扶正固表,丹参、生地可活血通脉,金银花、板蓝根可清热解毒,桂枝、甘草可通阳复脉治其标[2].本组应用自拟参芪银花汤治疗了30例病毒性心肌炎,总有效率为93.3%,疗效满意,认为本方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组方.

      【参考文献】

      [1] 曹玉才,李焉,刘秀英.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6,23(1):8.

      [2] 赵启春,于俊英.人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J].临床荟萃,1996,11(1):41.

    ↑上一篇:银杏达莫联合应用鲁南欣康治疗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下一篇:NTproBNP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