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社区宣教及干预模式

    发表时间:2011-06-13  浏览次数:477次

      作者:李新国,李新梅 作者单位:835200 新疆霍城,霍城县江苏医院内科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初,心血管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其中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1700万人,在心血管病死因中有3/4以上可归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及糖尿病。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的一大进展是关于危险因素在个体的聚集性。首先研究发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很少单个存在,而是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存在,其原因是某些生物学因素有着内在的代谢联系,如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也有某些环境因素同时作用于两种或几种危险因素,如膳食。再就是遗传因素促进了这种聚集性,多种危险因素聚集在一个个体会大大增加发病的危险,因此近年来在心血管病的预防中强调对待每一项危险因素都应视为整个危险因素谱的一个组成成分。

      1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1 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是冠心病及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血压升高作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已从定性向定量化发展,1990年MacMahon综合分析西方国家9个前瞻性研究结果得出舒张压每相差5mmHg,脑卒中危险相差34%,冠心病危险相差20%。对东亚地区12个前瞻性研究综合分析的结果得出舒张压每相差5mmHg,脑卒中危险相差34%,冠心病危险相差21%,对我国10组人群前瞻性研究得出舒张压(基线)每相差5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相差46%,冠心病事件发病危险相差24%。在东方人群(中国和日本)中,血压对脑卒中及冠心病事件发病的作用强度大于西方人群。说明控制人群血压对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效益可能更大。

      1.2 血脂 在东亚地区脑卒中与冠心病合作研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和日本血清总胆固醇较低的人群中,血清总胆固醇每相差0.6mmol/L,冠心病发病危险相差34%,脑卒中发病危险相差6%,血清总胆固醇对冠心病的作用强度并不低于西方人群,而且在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低的人群内(均值4.15mmol/L),其对冠心病发病仍呈剂量反应关系。

      1.3 吸烟 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与其他危险因素有相加协同的作用。流行病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证明停止吸烟可使冠心病或周围血管病的发病危险降低一半。

      1.4 糖尿病 近年来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十分被重视,根据Framingham的长期研究,已肯定糖尿病为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人约有80%死于心血管病。糖尿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比无糖尿病者高2~4倍。糖尿病者的冠心病患病率为26%~35%[1,2]。

      2 对心血管病的宣教

      对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综合性有效防治,即把一、二级预防与三级预防联系起来综合开展。例如在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如果只考虑到大医院找专家看病,不仅会给病人和专家造成沉重的负担,而且也不能完全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人数的继续增长。所以要求需建立社区服务及健康宣传教育,对每位病人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复诊。

      健康教育是传播知识、培养良好生活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大多数患者不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护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和疾病痊愈及康复等问题。随着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患者人数的增加,各种并发症成为导致病人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也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积极预防、治疗可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保持患者的健康水平和体力,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3 心血管病的干预

      3.1 建立社区服务教育机制 开展心血管危险因素宣传教育学习班,每月开班,讲授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及治疗。留有咨询电话,做到积极的一级预防。

      3.2 建立听课病人档案 进行随时的电话随访,调整用药,提醒复诊时间。

      3.3 建立应急卡片 写有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病情及医生的电话号码。以防不测。

      3.4 随访服务 入院时要求主管医生及护士提供科室的健康教育资料,指导病人的用药量、活动量及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和胰岛素的计算和调整方法,出院后进行社区的随访服务。

      综上所述,做好心血管病的社区及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使患者更加了解高血压及糖尿病、高血脂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解除心理压力,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健康知识水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然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医务人员要有扎实的卫生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护理素质,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教育,达到积极的一级预防,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唐玉芳,丁新梅.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新疆医学,2006,36(2):178.

      2 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87-814.

    ↑上一篇:594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
    ↓下一篇:重视老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二)老年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