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对心血管病人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6  浏览次数:496次

       作者:魏秀荣,王兰珍

      【关键词】心血管病人

      由于心血管病人病程长,愈后差,功能丧失严重,较易出现特别的心理需求。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医学等有关知识对58例心血管病人进行调查分析,采取对应措施满足他们不同的心理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 .1  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本院2004年3~10月收治的58例心血管患者。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3~86岁。冠心病18例,高血压22例,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9例,糖尿病冠心病4例。

      1. 2  调查方法

      根据心血管病人的心理特点,设计调查表。调查者以问卷为基础,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及填表要求,让患者理解后填写,并当场回收。对不能写的患者,则请家属或病友代为填写。回收后将调查表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从调查中可看出,心血管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及有关信息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医护人员的辅导和传递,从而在心理上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和依从,由此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健康教育方面

      大多数患者欠缺较深层次的知识,对自我护理和保健没有充分认识。而健康教育能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懂得知行合一的关键在行为落实,实现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临床与预防保健相结合,故对心血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2.2  医护患方面

      为消除患者不信任情绪,护理人员应经常和他们交谈,提供有关的治疗、护理、饮食、功能健康锻炼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病史,评价他们的身体状况,提供预防和急救方法。通过为病人提供有关知识,不但能使病人配合治疗,还能消除他们的某些偏见,使医护患双方相互理解、支持和尊重。

      2.3  环境方面

      通过调查了解,心血管病人要求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室内放一些花草,布局色调为淡色。为此,我们在病区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做到“四轻”,在环境方面尽量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

      2.4  探视、陪护方面

      心血管病人需要经常有人来探视,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休息,陪护过少则有孤独感。病情稳定后可允许他们回家休息。建议家属谈一些有利于病情康复的话题。

      2.5  护理方面

      心血管病人要求在做新的治疗或特殊检查前作好解释工作,以减少紧张情绪,晨晚间要多巡视病房,让其感到放心。我们还要设法消除引起患者恐惧的原因,指导病人自我控制心理情绪。

    ↑上一篇: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肌组织损伤诊断价值及认识
    ↓下一篇:B型利钠肽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