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牙周病与C_反应蛋白及LDL_C相关性观察

    发表时间:2011-07-01  浏览次数:514次

       作者:谭佳玮 作者单位:浙江医院口腔科,杭州 310013

      【摘要】 目的 探讨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生物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13名45~78岁的研究对象进行牙周病状况及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CRP,LDL_C)进行临床检查和检测。将受检者分为牙周病组(A组)和非牙周病组(B组),然后对两组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将A组根据牙周病严重程度(缺牙数目)分为轻(C组)、重(D组)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生物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生物学指标(CRP,LDL_C)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随牙周病严重程度(缺牙数目)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生物学指标也明显增高。结论 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生物学相关指标CRP、LDL_C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牙周病 心血管疾病 C_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

      近年来,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同时,牙齿缺失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还并不十分明确。为了研究牙周病及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对213名45~78岁的研究对象进行全身健康状况及牙周病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来我院口腔科门诊的45岁以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13名,其中男157名,女56名,年龄45~78岁,平均64±11岁。研究对象日均吸烟量在半包以内,日均饮酒量低于2两,并排除肥胖症患者(MBI>28),其中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者139名。

      1.2 方法:牙周病检查方法采用临床牙周探诊,牙周健康指数采用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指数≥3者诊断为牙周炎[1]。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指标使用BECKMAN IMMAGE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检测血清C_反应蛋白(C_reactive protein CRP),使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

      根据牙周健康状况和心血管疾病生物学指标检查,将213对象分为牙周病病组(A组)和非牙周病组(B组)两组人数分别为102和111例;再根据牙齿缺失数目,将牙周炎病人组再分为两组,剩余牙齿大于等于25以上为C组,剩余牙齿小于25为D组。然后对4组的CRP及 LDL_C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3名研究对象中,患牙周病者102人,占47.9%,非牙周病患者111人,占52.1%。其中牙周病患者中剩余牙数大于等于25的63人,占61.8%,小于25的39人,占38.2%。将其各自的CRP、LDL_C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 表1 4组CRP和LDL_C指标分析注:A组和B组比较P<0.05;C组和D组△P<0.05

      3 讨论

      牙周病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可能有:(1)牙周致病菌或其成分直接入血,洁治,刮治,拔牙和刷牙,甚至咀嚼都可能产生菌血症。入血的细菌可在单核细胞协助下至血管内膜,并长期存在于动脉内膜的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中,牙周致病菌能直接侵入心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2]。(2)牙周病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牙周病越严重,全身炎症反应越明显[3],控制牙周病或拔除患牙会显著减少血液中的炎症介质,包括多种细胞和急性期蛋白。牙周病引起血液中的细胞因子浓度增加,其中细胞黏附分子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能使白细胞附着并穿透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使AS斑块不稳定,基质金属蛋白酶能使AS斑块脱落。(3)值得重视的是牙周病可影响全身免疫反应,牙龈卟啉单胞菌使与其对抗的IgG抗体浓度增高。牙周致病菌的细胞产物热休克蛋白(hot shock protein HSP)可进入血液,这种可溶物质在早期的心血管病中作用显著。

      本研究提示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生物学指标(CRP、LDL_C)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随着牙周病程度的增加LDL_C水平也相应升高。C反应蛋白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国内外多次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牙周病能使C反应蛋白的浓度显著升高[4]。Wu等发现牙周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有显著升高,但是与HDL胆固醇之间没有明显联系,但LDL胆固醇却有相应升高。这与本结果一致。

      系列对照实验和横向研究表明,牙周不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Genco等[5]通过比较97名心肌梗死患者与233名正常人的9种龈下细菌,实验结果支持牙周致病菌与心肌梗死有关。对45~64岁的研究对象进行横向研究发现,缺失牙数与心血管疾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多变量分析显示剩余牙数甚至比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更为紧密。本实验中随着缺失牙数增加,其LDL_C水平也相应增加,也证明了此观点。

      【参考文献】

      [1]杨是,石四箴,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7.

      [2]Dorn BR, Dunn Jr WA, Progulske_Fox A,et al. Invasion of human coronary artery cells by periodontal pathogens[J].Infect Immun, 1999,67(11):5792-5898.

      [3]Joshipura KJ,Wand HC, Merchant AT, et al.periodontal disease and biomarkers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ese[J].J Dent Res, 2004,83(2):151-155.

      [4]赵亦兵,孟焕新.急性期蛋白与牙周病[J].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02,18(3):206-207.

      [5]Genco RJ,Wu T,Grossi S et al. Periodontal microflora reduced to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ase_control study(abstract 2811)[J].J Rent Res, 1999,781(special issue):457.

    ↑上一篇:生长素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下一篇:重度饮酒与心血管病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