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7-20  浏览次数:502次

      作者:雷华姬  作者单位:353000 福建,南平市延平区黄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全社会的卫生健康问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6亿,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在社区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疾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护理,心血管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由于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等重要危险因素,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故有“沉默的杀手”之称,而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知晓率低,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社区医务人员是防治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中坚力量。作为社区护士如能抓住护理特点,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健康生命。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为此,本文就高血压的社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护理

      (1)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开展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力,改变不良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倡导戒烟限酒,如每日饮白酒<50 ml,葡萄酒<100 ml,啤酒<250 ml。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做操、慢跑等,使BMI≤24,腰围男≤85 cm,女≤80 cm[1]。减少油脂摄入量,控制总热量,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6 g。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2)血压监测,健康人群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血压,高危人群至少每3个月测一次血压,患者群至少每2个月测一次血压。血压监测十分重要,有相当一部分无症状高血压患者,是通过血压监测而被发现的,这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血压测量方法及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如:情绪、环境、气候及药物的影响,以便能够及时监测血压变化。(3)加大社区服务力度和监管力度,为高血压患者建立信息库,定期随访、定期体检、定期化验、定期血压监测,做到发现异常及时干预,确保高血压患者在有效监管服务范围内。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在防治过程中须抓住三个环节“即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三个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群”。

      2 用药指导

      多数高血压患者均需服用降压药,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有的因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好转后不坚持长期服药,让患者了解服用降压药物是治疗的基础,必须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加量,以免发生严重的副作用,也不可随意停药。此外,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3 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身疾病,当机体受到环境等不良刺激时,可引起情绪激动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在社区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分析心理紧张的因素,指出心理紧张与血压的关系,按时家访和电话咨询,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自己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4 体会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除遗传因素外,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缺乏锻炼摄入食盐和动物脂肪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因此,防治高血压必须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按规律服药,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2]。因此社区护士必须掌握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掌握高血压的自我护理知识,同时依据每位患者的特性及个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加强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3]。增强患者遵医的依从性,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在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增强社区老年慢性病者的管理。综上所述,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慢性病家庭防治指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6.

      2 北京市卫生局.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高血压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0.

      3 孙建萍,牛建华,王爱红,等.改善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45.

    ↑上一篇:PTCA及支架植入术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下一篇: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