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医学》

    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便秘经验

    发表时间:2012-12-07  浏览次数:1157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杨绍心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张士卿教授乃全国名中医,现为甘肃中医学院儿科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研究近40载,博览群籍,笃于实践,学验俱丰。张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用润肠丸合济川煎加减治疗小儿便秘,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便秘是小儿常见疾病,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或间隔时间过长,在未用通便剂的情况下,每周排便次数不超过3次,并持续2周以上。现代医学中的小儿功能性便秘,即属本病范畴。《景岳全书·秘结》云:“秘结证,凡属老人、虚人、阴脏人及产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过多,或亡血失血大吐大泻之后,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凡此之类,皆需详查虚实,不可轻用芒硝、大黄、巴豆、牵牛、芫花、大戟等药,及承气神芎等剂。虽今日暂得通快,而重虚其虚,以致根本日竭,则阳明之结,必将更甚,愈无可用之药矣。”《证治汇补·秘结》云:“若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清之,阴结者温之,气滞者疏导之,津少者滋润之。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急功通下为次。”

    1 肠失濡养为主因,滋养濡润是大法

    便秘的病位主要在大肠,但常与脾胃肺肝肾等功能失调有关。胃与大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糟粕内停,则大肠失其传导之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肺燥下移大肠,则肠燥津枯;肝主疏泄,若肝郁气滞,则气滞不行,腑气不通;肾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失濡养,便干不行,若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转运无力,亦使大便不通。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儿科临证,张教授认为小儿便秘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二。其一,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尚不完善,脾运不健,传导力弱。其二,小儿肾常虚。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肾阴不足,则开合失司,肠失濡润。由此可见,小儿便秘基本病机是大肠失于濡养,以致传导功能失常。所以在治疗上以滋养濡润为主要原则。

    2 润肠丸合济川煎,随证加减疗效佳

    润肠丸出自《沈氏尊生书》,由当归、生地黄、麻仁、桃仁、枳壳组成。其中当归、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火麻仁、桃仁为臣,润肠通便;枳壳为佐,引气下行。济川煎出自《景岳全书》,由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组成。其中肉苁蓉温肾益精,暖腰润肠,为君药;当归养血润肠,牛膝补肾壮腰,善于下行,均为臣药;枳壳宽肠下气而助通便,升麻轻宣升阳,清阳得升,浊阴自降,且有欲降先升之妙;肾虚气化失职,水液代谢失常,以致浊阴不降,故用泽泻甘淡泄浊,又入肾补虚,配合枳壳,使浊阴降则大便得通,共为佐使。合而用之,成为温润通便之剂,是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景岳全书》云:“凡病涉虚损而大便秘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此用通于补之剂也。”方名“济川”者,乃资助河川以行舟车之意,即补虚通便为用。张教授认为两方相合有滋阴养血、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行气宽肠之功,寓通于补,所以常以润肠丸合济川煎加减治疗小儿便秘,每获良效。

    张教授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小儿便秘时,常根据小儿具体症状,加以他药,收效甚显。如有纳食欠佳者,加鸡内金、焦三仙以消食化滞;鼻衄、虚热明显者,加白茅根、知母、牡丹皮以凉血滋阴退虚热;咳嗽者,斟加黄芩、浙贝母、款冬花、紫菀、百部以清肺化痰,润肺止咳;便秘日久者,加瓜蒌仁、制大黄以助通便;寐不安者,加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安神;兼有虫症者,斟加乌梅、花椒、苦楝皮等安蛔、杀虫、止痛;腹胀不适者,斟加莱菔子以助其行气宽肠;便秘日久,引起肛裂、痔疮者,斟加地榆、槐花炭、荆芥以宽肠凉血止血。

    3 验案举例

    病案 1 哈某,男,4岁6月,2010年1月5日就诊。该患儿大便干结半月,面色少华,纳食欠佳,脘腹胀闷不适,偶腹痛,眠可,小便尚可。查体:患儿精神欠佳,咽红,白睛有蓝斑,唇内有颗粒状小疹,指甲有白斑,舌质淡红,苔花剥,根部苔厚稍黄,脉细。证属血虚肠燥、气滞虫扰,

    治以润肠通便,消食化虫。用润肠丸合济川煎加减:生地黄15 g、当归10 g、赤白芍各10 g、火麻仁10 g、枳壳6 g、升麻6 g、桃杏仁各10 g、莱菔子6 g、乌梅10 g、花椒3 g、使君子10 g、焦三仙各10 g、槟榔6 g、胡黄连6 g、苦楝皮10 g、炙甘草3 g。6剂,水煎服。嘱家长调整小儿饮食,减少小儿精神负担,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服药后,患儿症状明显减轻,大便较前质软,排便周期缩短。上方去花椒、槟榔、胡黄连、苦楝皮,加鸡内金10 g、肉苁蓉10 g,水煎服。继服6剂后痊愈。

    病案 2 刘某,1岁2月,2010年1月8日就诊。患儿自出生起,大便一直偏干,近2周大便2~3日1次,近次大便,小儿由于努挣排便而致肛裂,大便带血,色鲜红,纳食一般,眠可,舌质红,少苔。证属血热肠燥,

    治以润肠通便,宽肠凉血。用润肠丸合济川煎加减:生地黄15 g、当归6 g、玄参10 g、火麻仁10 g、杏仁10 g、枳壳6 g、升麻6 g、肉苁蓉10 g、地榆10 g、槐花炭10 g、荆芥6 g、黄芩10 g、桃仁10 g、瓜蒌仁10 g、鸡内金10 g、炙甘草3 g。3剂,水煎服,2日1剂。服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上方去地榆、槐花炭、荆芥、瓜蒌仁,加焦三仙各10 g。继服3剂后痊愈。

    ↑上一篇:熊磊教授运用泻黄散经验撷要
    ↓下一篇:中药联合孕酮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