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19  浏览次数:426次

      作者:姚万刚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医院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疗法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得以重建血供和恢复供氧,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降低病死率。我院于1997~2007年开始开展对AMI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以了解其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1997~2007年收治的233例AMI患者中的60例符合条件的病例进行了溶栓治疗。60例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3~68岁。符合:(1)心前区剧烈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不能缓解者;(2)心电图有典型定位的ST段抬高;(3)发病4~6h内来院;(4)无溶栓、抗凝治疗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确诊为AMI患者,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1]。给予吸氧、镇静、止痛、卧床休息、心电监护、静滴复方丹参及含硝酸甘油的极化液等常规治疗,在血凝四项无异常的情况下,同时应用尿激酶(100~200)×104u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后30min内静滴。溶栓治疗后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天3次口服,7~10天后改为100mg睡前口服。

      1.3 监测指标 (1)测心肌酶及心电图动态变化;(2)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3)观察患者的胸痛情况;(4)监测出凝血时间,观察有无出血并发症。

      1.4 溶栓成功指标 (1)胸痛2h内基本消失;(2)心电图抬高段于2h内回降>50%;(3)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达峰值时间提前至发病后14h内。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2项以上者判定为血管再通,但第2与第3项组除外。

      2 结果

      本组中51例判定为血管再通,再通率为85%,另9例溶栓未成功。再通的51例胸痛症状迅速(2h内)缓解,未通的9例胸痛症状缓解不理想,需多次应用杜冷丁缓解胸解。心电图抬高段2h内回降>50%者51例,余9例抬高的ST段逐渐回到等电位线。51例再通病例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40例,占66.7%,包括频发房早8例,频发室早12例,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8例,短阵室速9例,未见出血并发症。3例发生严重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并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病程的早期用溶栓治疗能使相关血管尽早开通,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减少患者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并改善长期预后。尿激酶是从人新鲜尿液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水解酶,能直接激活纤维蛋白的溶解酶原,发挥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的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有文献报道[2],r-SK的90min再通率约40%,rt-PA 90min再通率约为79%。

      本组静脉溶栓治疗大部分再通时间在2h内,19例2h内胸痛不能缓解,心电图示ST段未回降,未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约4h胸痛渐消失,心电图示ST段逐渐回降≥50%,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因此对溶栓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密切监测应延长到4h为好。

      笔者对60例患者早期应用尿激酶(100~200)×104u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达85%,考虑与溶栓及时(发病6h内)有关,溶栓期间凝血与纤溶并存,血小板活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足量肠溶阿司匹林是溶栓治疗的必用辅助药物。溶栓后40例出现再灌性心律失常,发生率66.7%,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均可自行缓解,是一过性的,是良性特异性心律失常。溶栓后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尿激酶溶栓治疗是安全的,对患者心肌细胞的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对梗死后心肌重塑有利,改善预后,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137.

      2 薛纯良(主译).默克诊疗手册,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72-1983.

    ↑上一篇:对高校教师高血压患者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下一篇: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令和阿司匹林抗脑栓塞作用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