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应用复合平塞补片治疗280例腹股沟疝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984次

    腹股沟疝是临床外科常见病,笔者于2007年1月~2012年7月应用复合平塞补片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28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男202例,女78例,年龄28~86岁,平均51岁。腹股沟斜疝217例,腹股沟直疝63例。按疝环缺损大小分型:Ⅱ型疝106例,Ⅲ型疝108例,Ⅳ型疝66例。其中原发疝214例,复发疝一次手术史者56例(含双侧疝2例),复发疝二次手术史者10例(含滑疝3例)。本组中合并糖尿病41例,高血压64例,冠心病33例,前列腺增生32例,脑血管病21例。嵌顿疝急诊手术39例。

    1.2手术方法:全部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局部麻醉,选择常规疝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游离出腹外斜肌腱膜间隙,游离出精索和疝囊,切开分离提睾肌,将疝囊和精索结构分离,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腹股沟斜疝将疝囊直接推入内环口,直疝推入直疝三角,疝囊较大,则疝囊横断,近端结扎。本组嵌顿疝均为斜疝,内容物为小肠和大网膜,肠管无坏死,将黄色或淡血性腹腔渗液吸净,还纳内容物后,横断疝囊、结扎。滑疝则将内容物还纳并将囊壁上的肠管切离,重建疝囊壁,荷包缝合。从疝环处进入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隙进行游离,建立腹膜前间隙。精索合并脂肪瘤者将脂肪瘤一并切除。围绕精索血管及输精管置入圆形补片,缝合固定。预裁补片平置于腹股沟管后壁,内侧端达耻骨结节平台,并与腱膜组织固定2针,腹股沟韧带固定2~3针,与联合肌腱固定3针,补片尾部开口处缝合固定,彻底止血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未放置引流。

    2结果

    本组患者280例,手术时间30~60 min,术后8~20 h开始进食,术后12~20 h下床活动,术后2~7 d出院。 手术后无切口感染及血肿,8 例阴囊肿胀,48 h后恢复, 3例皮下积液,换药时引出液化的脂肪和少许渗血,吸收好转。随访6~18个月,239例无复发,1例三次手术者复发。均无异物感,特别是66例有过传统手术史的患者,术后疼痛较原手术明显轻微,活动无腹部及腹股沟不适感。

    3讨论

    传统的Bassini和Mcvay等手术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张力性缝合,因这类手术是强行地将不同组织缝合在一起,既不符合解剖生理,又不符合外科手术原则,由于未加强腹横筋膜缺损的修补,致术后复发率各家报道达10~20%复合平塞补片的圆形补片[1],特别是老年人,术中可见,腹外斜肌腱膜呈裂隙状,腹横筋膜缺损较大,前列腺肥大、便秘、肥胖、慢性咳嗽等腹压增高因素都对传统修补后的愈合不利。

    复合平塞补片的圆形补片,围绕精索置入腹膜前间隙,缩小内环口,加强修补薄弱的周围组织,另一个预裁平片放置在精索后方,并与周围组织固定,两个补片对腹横筋膜的缺损进行修补和加强。复合平塞补片能有效地防止疝复发[2]。

    必须强调的是,手术时解剖层次要清楚,组织结构要明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既要防止损伤这些组织,又要游离至内环口,以便建立腹膜前间隙,并将圆形补片围绕精索血管和输精管置入腹膜前间隙。本组一例复发者,曾做过两次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均复发,此次采用复合平塞补片修补,但因组织结构辨别困难,精索和疝环的解剖不到位,术后1个月复发。本组其他患者,修补效果满意,无异物感和不适感,随访至今无复发。

    对于急诊嵌顿疝能否采用复合平片,取决于嵌顿时间及疝内容物和肠管有无坏死,笔者体会,只要肠管解除嵌顿后血运好,色泽、肠蠕动正常,吸除腹腔渗液,仍可用此材料修补。本组39例嵌顿疝,术后无感染,恢复顺利。

    总之,对成人腹股沟疝采用复合平塞补片做无张力修补是安全、有效的,且创伤小,术式简单,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无异物感,复发率低。适用于Ⅱ、Ⅲ型、Ⅳ型腹股沟疝,尤其适合于老年人,肠管无坏死的嵌顿疝也可应用。但对于平片修补后复发者应慎重。

    4参考文献

    [1]肖乾虎,彭兵.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520.

    [2]马颂章.疝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

    [收稿日期:2013-01-11编校:李晓飞]

    ↑上一篇:急诊科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下一篇: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