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美克尔憩室内翻致肠套叠 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711次

    美克尔憩室是卵黄管退化不全所致。由Meckel初次描而得名。2%的人体中均有此畸形,大多终身不引起症状,是在手术或尸检中偶然发现[1]。笔者现对1例美克尔憩室翻致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患儿男,4岁,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8h入院。检查:腹部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上中腹部可扪及一腊肠包块,约5cm× 4cm× 4cm大小,包块可移动,明显压痛,无跳痛及腹肌紧张,右下腹部空虚。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肠鸣音正常。腹腔B超:右上腹可见“ 同心圆” 状低回声包,呈多层状,范围约45mm× 36mm。部分肠管扩张直径约3mm,腹腔少许积液。血常规:WBC18.41×109/L,66.14%,L28.44%,Hb128g/L。入院诊断:肠套叠。入院后予空气灌肠治疗,证实肠套叠诊断。套叠包块固定于横结肝曲,增大空气压力至13kPa,反复多次冲压并配合手法辅空气灌肠仍不能复位。征得家长同意后急症行手术探查切复位。术中探查见:腹腔内淡黄色渗液约100ml。将套叠块提出切口。见套头套入至升结肠距回盲部15cm。升结扩张直径约6cm,阑尾未套入,末端回肠充血扩张直径约cm。术中诊断为回肠—回肠结肠型肠套叠。逆行经肠套叠部的肠壁向近端挤套入部的最远端,将套入回肠自结肠内出复位,鞘内有大量淡黄色渗液流出。见脱套复位的回肠约70cm,肠壁水肿,呈暗紫色,可见淤血斑,无坏死穿孔。查距回盲部约60cm处回肠系膜对侧肠壁可见表面可见径约1.2cm的凹陷,凹陷处肠腔内可触及一指状肿物向腔内翻。术中诊断为美克尔憩室内翻继发肠套叠。将憩外翻复位,见憩室直径约1.0cm,长约2.0cm。给予美克憩室病变肠管部分切除行回肠端端吻合。探查末端回肠00cm,未见其他异常,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符合美克憩室表现。患儿住院期间及术后随访半年均未出现肠套叠复发的情况。

    2 讨论

    美克尔憩室临床多以并发症如:憩室炎、便血、肠梗阻而就诊。美克尔憩室内翻或憩室与基底部回肠同时套入肠腔而致肠套叠是肠梗阻的一种情况,发病率较高。除特发性肠套叠外,所有关于肠套叠病理性诱发点(Pathologicleadpoint,PLP)的文章都证实翻转的美克尔憩室是最常见的原因[2]。美克尔憩室引起的肠套叠在临床上与一般急性肠套叠无明显差别。其特别之处,就该患儿而言,发病年龄较大,空气灌肠难以复位,手术证实为回回结型肠套叠就应想到存在美克尔憩室诱发肠套叠的可能。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是手术探查的绝对指征,术中需仔细探查末端100cm回肠系膜对侧,防止遗漏可能存在的美克尔憩室,从而导致术后出现肠套叠复发或其他危险并发症。需要指出的是有时肠套叠头部复位后留下局部下陷,不可将此误认为憩室内翻后形成的凹陷。一般憩室内翻后凹陷的中央有细小的孔,探针可探入较深,一直到内翻的憩室头部,甚至可将内翻的憩室翻出复位。而肠套头部压迫的凹陷为半球状凹面,中央无孔[3]。憩室的处理应根据情况选择做憩室楔形切除或连同所在肠管切除切除端端吻合。

    3 参考文献

    [1] 张金哲,杨启政,刘贵麟.中华小儿外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456.[2]DanemanA,MyersM,ShuckettB,etal:SonographicappearancesofinvertedMeckeldiverticulumwithintussusception.PediatrRadiol,1997,27(4):295.

    [3] 王 义,张金哲,桃慧筠,等.美克尔憩室诱发肠套叠19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2):124.

    [收稿日期:2013-12-08 编校:朱林]

    ↑上一篇:3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体会
    ↓下一篇:B超引导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