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Sysmex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2种检测模式结果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4-04-24  浏览次数:745次

    全自动血凝仪用于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功能的检测,为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监测与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指标。全自动血凝仪可同时用多种方法和原理进行多参数分析,并且已基本实现包括自动加样、试剂自动搅拌、自动稀释样本、自动重复、自动感应样本和试剂液面的自动化操作[1]。CS2000i是Sysmex公司继CA7000后推出的新一代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故障率低,具有较好的试剂和样本管理功能,并且涵盖包括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和凝集法等多种原理的检测方法,采用更为先进的光电透射原理,这与CA 系列全自动血凝仪传统的光电散射原理有所不同[2]。本科室于2010年使用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但只使用其默认的Reflx检测模式进行标本检测。笔者使用Reflx和Micro2种标本检测模式对53 份血凝标本的PT、INR、APTT、FIB、D二聚体、Ⅷ 因子进行检测,探讨2种检测模式对检测结果一致性和可比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日来本院门诊就诊的53例无溶血、黄疸、脂血的血凝标本,其在Reflx检测模式下的检测标本结果为PT9~14s35例、14~20s5例、20~30s8例、30~50s4例、50~80s1例;APTT:18~26s13例、26~36s31例、36~46s6例、46~56s2例、>56s1例;FIB:<2.00g/L16 例,2.00~4.00g/L25例,>4.00g/L12 例;D二聚体:0~0.55mg/L33例,>0.55mg/L20例;Ⅷ因子:<70% 3例,70%~150% 38例,>150% 12例。

    1.2 仪器与试剂 Sysmex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所用血凝检测项目试剂均为SIEMENS公司原装试剂盒。

    1.3 方法 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标本(0.109 mol/L3.2%枸橼酸钠1∶9抗凝),经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后利用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Reflx和Micro2 种检测模式测定PT、INR、APTT、FIB、D二聚体、Ⅷ 因子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Reflx和Micro2种检测模式检测结果比较项目Reflx

    PT(s) 16.1±13.3 15.8±13.3 >0.05

    INR 1.40±1.13 1.36±1.13 >0.05

    APTT(s) 32.89±14.55 32.87±14.67 >0.05

    FIB(g/L) 3.18±1.16 3.21±1.19 >0.05

    D二聚体(mg/L) 1.22±1.19 1.21±1.16 >0.05

    Ⅷ因子(%) 123.2±38.50 123.0±37.12 >0.05  

    为Reflx与Micro2种检测模式结果的比较。

    3 讨  论

    Sysmex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具有1 根试剂针、1 根样本针和1个反应杯抓手,所有4个不同原理的检测均在同一反应盘上进行;而CA 系列全自动血凝仪不同原理的检测在不同的位置上进行,例如免疫比浊法只有4个反应位,当大批量样本待检时运行速度会大大降低。SysmexCS2000i对此进行改进和优化,用波长互相切换的方法来进行不同原理检测的转换,加快仪器的运行速度。Reflx和Micro2种检测模式存在区别,Reflx模式在吸样后将样本放在1个预留的反应杯中,此后的每一次检测都在仪器内单独执行,自动复查比较方便,这无形中加快仪器的运行速度。而Micro模式每进行1个测试都要从样本中吸样1次,然后直接加到反应杯中,没有预留反应杯,这样虽然节省1 个反应杯,但是运行速度较慢,且不利于仪器本身进行自动复查。在笔者的观察中,Reflx比Micro模式的运行速度快近20%。通过笔者以上的分析,2种模式检测标本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单项检测例如PT、D二聚体等设置为Micro模式,而将多项组合检测设置为Reflx 模式,从而加快反应速度,节省反应杯,降低成本消耗。

    参考文献

    [1] 彭黎明,江虹.自动凝血分析进展[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1):5760.

    [2] 徐方运,田萌苏,田鹏,等.CA7000 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的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的处理[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4):60.

    (收稿日期:20120918)

    ↑上一篇:降钙素原和血清前清蛋白联合检测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下一篇:影响Kleihauer Betke实验结果的实验因素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