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相同镇静深度下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丙泊酚对危重症患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4-05-05  浏览次数:723次

    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各种插管等介入性监护治疗措施,镇静镇痛药物在ICU的应用,有利于患者能配合治疗[1]。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丙泊酚这三种ICU里常用的镇静药物对患者免疫平衡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1年3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需使用单组镇静药物镇静处理,共纳入90例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按随即分配原则分为右美托咪啶组(30例)、咪达唑仑组(30例)及丙泊酚组(30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急性生理状况及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按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病例分成三组,每例病例均使用盐酸吗啡注射液做基础镇痛处理,用量为1.5mg/h,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在此基础上,咪达唑仑组先缓慢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注射液3mg行镇静诱导,再使用静脉微量泵泵入,速度在0.05mg/kg/h左右,依镇静深度调整。丙泊酚组先缓慢静脉滴注丙泊酚注射液1.5mg/kg行镇静诱导,再使用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速度在0.3~4mg/kg·h之间调整,依镇静深度调整。右美托咪啶组先缓慢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啶注射液1μg/kg行镇静诱导,再使用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速度在0.2~0.7μg/kg·h波动,依镇静深度调整。三组患者均维持镇静深度为RAMSAY分级Ⅲ~Ⅳ级。所有患者入住ICU时及72h后均抽取动脉血,检测并记录IL-6、IL-10及TNF水平,CD4/CD8比值。

    1.3 统计学方法:以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镇静组合使用前后各种免疫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在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适当使用镇痛镇静药物,不管是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康复后对不适的记忆,乃至对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机体氧耗等方面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  

    最近的研究显示目前常用的镇静镇痛药物,还会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有影响,合理地进行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3]。这些药物均不可避免地会让患者产生耐药性及依赖性,因此,同一个镇静、镇痛方案使用一定时间后,必须考虑更改为其他镇静、镇痛方案。本研究基于此方面考虑,对每一组镇静、镇痛方案观察时间为用药72h前后组间免疫状态比较,更符合临床实际[4]。本研究三组患者均使用相同剂量的吗啡作为基础镇痛措施,在此基础上,使用三种不同镇静药物作比较,既符合研究伦理学要求,同时亦可很好地抵消了吗啡对患者免疫状态组间比较的干扰。  

    结果对细胞免疫没有影响,但是文章中有关细胞免疫的观察指标太多,建议集中讨论对IL-6等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突出重点。需要比较治疗前后的aphache评分,说明没有差别,因为涉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太多,镇静镇痛药物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证据。

    4 参考文献

    [1] 邱海波.ICU主治医师手册[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

    [2] 陈灏珠,廖履坦,杨秉辉,等.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

    [3] 汤耀平,林黎玲,刘付宁,等.右美托咪定对舌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2):459.

    [4] 刘大为,邱海波,于凯江.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2.

    [收稿日期:2013-09-22 编校:李晓飞]

     

    ↑上一篇:标本节点信息的采集与监控在提升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血管超声检查在动静脉内瘘术前发现隐匿头静脉的应用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