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799次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是以血液中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升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s)、游离甲状腺素(Fγ)在正常范围为特点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主要不良后果是发展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亚临床甲减可通过影响AS的危险因素及其自身作用增加AS的危险[1-2]。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cysteinc,Hcy)及脂蛋白(a)增高促进了亚临床甲减患者AS发生发展。作者观察了本院36例亚临床甲减患者经左旋甲状腺素(L-γ)治疗前后血清Hcy及Lp(a)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亚临床甲减与其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本院内分泌科初诊的亚临床甲减患者共36例,除外心、脑、肺、肾、肝等重要脏器疾病状态,除外糖尿病、高血压病、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所有研究对象近3个月内均未服用叶酸、维生素B12及任何降血脂的药物。其中,门诊患者笏例,住院患者11例,男性14例,女性”例,年龄19~55岁。

    1.2研究方法1,2.1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是空腹采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η(正常参考值3.1~6.8pmol/L)、Fγ(正常参考值12~”pmol/L)、ηH(正常参考值0.岁~4.2mu/L)。罗氏∞bas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Hcy(正常参考值0~15umoL/L)和Lp(a×正常参考值0~0.3酽L)。H呷用酶转换法,试剂盒由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Lp(a)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由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用药前检测甲状腺功能三项及血Hq、LlD(a)水平。给予L—γ口服,剂量笏~1笏u酽d,8~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患者甲状腺功能三项在正常值范围内后,再次复查血H呷、Lp(a)。

    1.3统计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勇±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莎检验,以P<0.O~b^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范围,14例ηH在12周内恢复至正常水平。L—γ替代治疗过程中,有4例曾出现ηH降至正常范围以下,经调整剂量后短期内恢复。替代治疗后血Hcy、Lp(a)水平下降,与治疗前

    3讨论

    亚临床甲减由于没有统一的判定标准,因此,不同调查所获得的患病率也不尽相同,澳大利亚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年龄≥55岁的人群中,亚临床甲减发病率为5.4%,其中17.9%的患者5年内将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低[3]。2010年陈善辉等:4∶对我国6类地区不同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成人亚临床甲减检出率为4,泓%。亚临床甲减致病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对其是否需要治疗也尚存在争议[5]。研究表明,亚临床甲减可造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促进AS的发生发展。亚临床甲减与AS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亚临床甲减患者血甲状腺素水平并未显著降低,仅表现为血ηH水平不同程度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治疗是否可以改善这种改变,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Hcy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是体内蛋氨酸循环脱甲基后的衍生物,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和多种甲基化反应,维持体内含硫氨基酸的平衡。近来研究发现,Hcy是一种反映血管损伤的氨基酸,可促进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生成,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激活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导致患者动脉硬化和栓塞,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9]。Lp(a)由具有低密度脂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脂蛋白颗粒及独特的肽链载脂蛋白(a)组成,是一种独立运载胆固醇的脂蛋白颗粒,其富含脂质核心高度亲水性糖蛋白,能破坏抗炎机制和血管壁中促凝与抗凝因子的平衡,抑制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舒张,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同时激活促炎转录因子的表达,促进单核细胞黏附和迁移到血管内皮下,使炎症细胞聚集到粥样硬化斑块中,从而促进AS进程。亚临床甲减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与血清Hcy增高及高脂血症有关,而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的Hcy及Lp(a)水平增高是可逆的,经弘替代治疗后可获得明显改善[11-12]。本次研究中观察到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Hcy及Lp(a)水平经L-γ替代治疗后显著下降,间接提示了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Hcy及Lp(a)水平增高,该变化可随甲状腺功能恢复而改善。亚甲减的治疗临床上尚存在很大争议,有关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治疗获益研究很多,但结果有很大差异,在Hq及Lp(a)方面研究结论也各不相同。总之,本研究结果提示亚临床甲减血清Hcy及LlD(a)水平增高,可能与其增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降低血清Hcy

     

    ↑上一篇:临床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初步研究
    ↓下一篇:医学检验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