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在 健康成年人中的参考值范围调查

    发表时间:2014-05-19  浏览次数:687次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仅为25×103 的分泌蛋白,最初是由被猿猴病毒40(SV40)感染的小鼠肾脏细胞中纯化而来[1],属于脂质运载蛋白超家族[2]。1993年科学家在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中发现并证实这种分泌蛋白可作为急慢性肾损伤的早期灵敏标志物[35]。心肌损伤时NGAL 也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是当存在潜在的肾脏损伤时,这种升高缺乏疾病预测价值[6]。国内外对NGAL 参考范围的研究很少[78],本试验对25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GAL 检测结果进行了年龄和性别的相关分析,以评估血清NGAL 在健康成年人中的参考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体检健康者252 例,年龄17~<90岁,其中男137例,女115例。将研究对象按年龄不同分为17~<30岁、30~<40岁、40~ <50岁、50~ <60岁、60~<70岁、70~<90岁。研究对象排除肝肾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急慢性感染者。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由丹麦Bioporto公司提供。

    1.3 方法 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mL 于有促凝剂及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中,2h内离心3000r/min,5 min,分离血清于-70 ℃保存,2个月内平衡至室温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狓±狊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两组间用独立样本狋检验,多组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2.5%~97.5%的可信区间作为健康人群血清NGAL 的参考值范围,以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NGAL 总体分布规律 252 例研究对象NGAL 呈近似正态分布见图1(见《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网站主页“论文附件”)。最小值6.1ng/mL,最大值102ng/mL。

    2.2 血清 NGAL 水平与性别、年龄关系男、女健康者NGAL 浓度分别为(47.62±17.82)ng/mL 和(44.55±18.85)n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325,p>0.05)。不同年龄NGAL 分布特征见表1。17~<50岁的NGAL 水平与50~<9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血清NGAL 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

    2.3 各年龄段的参考范围 不同年龄段的血清NGAL 水平的参考范围按2.5% ~97.5% 的可信区间计算。结合本试验NGAL 结果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以50岁为年龄分界,性别不予考虑。

    2.4 各项生理指标对NGAL 的影响 为广泛研究其他肾功能指标对NGAL 的影响,将受试者性别、年龄、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抑制酶C(CysC)及β2 微球蛋白(β2MG)与NGAL作相关性分析。年龄与NGAL 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0.268,p<0.01),其次β2MG 与NGAL 关系也很密切(r=0.180,p<0.01)。CysC 也与NGAL 有一定的相关性(r=0.137,p<0.05)。NGAL 与Hcy不相关。

    3 讨  论

    NGAL 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小分子蛋白质,科学家认为NGAL 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NGAL 在中性粒细胞、呼吸器官、肠道及前列腺上皮均有表达[9],在免疫及各种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不同作用;NGAL 可以与铁形成螯合物,通过内吞作用阻止细菌生长,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发挥抑菌作用;NGAL 是一种生长和分化因子;NGAL 大量表达于肾脏近曲小管上皮,能够灵敏反映肾组织的损伤。近十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反映尿液和/或血液NGAL 浓度与急慢性肾损伤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10]。全血、血浆、血清及尿液均可作为检测NGAL 的标本来源[11]。各种标本来源的NGAL 在健康者中的参考范围均不相同。本试验采集体检正常的人群血清进行NGAL检测,通过禁食一定时间基本可以控制抽血前影响因素,方便可行。本结果显示健康成年人NGAL 呈近似正态分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大NGAL 水平升高。这可能与老年人肾功能生理性降低有关。这种生理性的变化是因为血液动力学和结构上的变化引起[12]。男女NGAL 水平基本一致,男性稍微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ennemans等[13]对338 例年龄跨度0~95 岁,无嗜烟等不良爱好的健康者研究发现,当单独检测NGAL 浓度时,性别与尿液NGAL浓度线性相关(p<0.05);仅校准尿肌酐时,年龄及性别均影响尿液NGAL 分布(p<0.05);仅校准尿比密时,仅年龄对尿液NGAL 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NGAL与年龄线性相关,年龄增大NGAL 浓度升高。本试验结果与Pennemans等[13]的试验结果稍有偏差,究其原因可能是标本选择的不同。尿液NGAL 和血清NGAL 分布有可能确实存在不同。试验方法的不同。Pennemans等[13]采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而本试验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NGAL,由于方法学的不同引起灵敏度的差异因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一致。NGAL 分布有可能有种族及地域差异。在明确了年龄和性别对NGAL 的影响之后,建立了以97.5%位数为参考值上限,以年龄为分类基础的健康成年人血清NGAL 参考值范围:17~ <50 岁NGAL <73.94ng/mL,50~<90岁NGAL<87.85ng/mL。国外对于血清NGAL 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研究并不广泛,未能找到国外血清NGAL参考值范围。但尿液NGAL 参考值范围已有学者进行研究。推测血清NGAL 与尿液NGAL 在健康人群分布及疾病预测方面具有相似性,需进一步调查研究。NGAL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检测肾功能的极其敏感的指标,Peacock等[14]研究血清NGAL 及CysC 与急性肾脏损伤之间的关系时发现,NGAL 与CysC 具有良好相关性,两者都可先于血清肌酐预测肾损伤的发生。国内在预测糖尿病肾病方面也有类似研究[15]。本试验希望通过做NGAL 与各项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健康成年人NGAL 与其他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试验发现在健康成年人中NGAL也与CysC 及β2MG 有良好相关性,但与Hcy 不具相关性。制订中国人NGAL 正常参考值范围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纳入更多试验对象并更精准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得到更加准确的参考值范围。

    参考文献

    [1] ChakrabortyS,KaurS,GuhaS,etal.The multifacetedrolesof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NGAL)ininflammationandcancer[J].BiochimBiophysActa,2012,1826(1):129169.

    [2] LippiG,PlebaniM.Falsemythsandlegendsinlaboratorydiagnostics[J].ClinChem Lab Med,2013,51(11):20872097.

    [3] RahimzadehN,OtukeshH,HoseiniR,etal.Areserumandurine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predictiveofrenalgraftfunctioninshortterm?[J].PediatrTransplant,2012,16(7):796802.

    [4] KimSS,SongSH,KimIJ,etal.Clinicalimplicationofurinarytubularmarkersintheearlystageofnephropathywithtype2diabeticpatients[J].DiabetesResClinPract,2012,97(2):251257.

    [5] DevarajanP.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apromisingbiomarkerforhumanacutekidneyinjury[J].Biomark Med,2010,4(2):265280.            

    [6] ShresthaK,BorowskiAG,TroughtonRW,etal.Renaldysfunctionisastrongerdeterminantofsystemic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levelsthan myocardialdysfunctioninsystolicheartfailure[J].JCardFail,2011,17(6):472478.

    [7] Cullen MR,MurrayPT,Fitzgibbon MC.Establishmentofareferenceintervalforurinary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J].AnnClinBiochem,2012,49(Pt2):190193.

    [8] CangemiG,StortiS,CantinottiM,etal.Referencevaluesforurinary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NGAL)inpediatricage measured withafullyautomatedchemiluminescentplatform[J].ClinChem Lab Med,2013,51(5):11011105.

    [9] VirzìGM,ClementiA,deCalM,etal.Genomicsandbiologicalactivityof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inseveralclinicalsettings[J].BloodPurif,2013,35(1/3):139143.

    [10]LalanneA,BeaudeuxJL,Bernard MA.NGAL:abiomarkerofacuteandchronicrenaldysfunction[J].Ann BiolClin(Paris),2011,69(6):629636.

    [11]CaiL,RubinJ,Han W,etal.Theoriginofmultiple molecularformsinurineofHNL/NGAL[J].ClinJAmSocNephrol,2010,5(12):22292235.

    [12]WeinsteinJR,AndersonS.Theagingkidney:physiologicalchanges[J].AdvChronicKidneyDis,2010,17(4):302307.

    [13]PennemansV,RigoJM,FaesC,etal.Establishmentofreferencevaluesfor novelurinary biomarkersforrenaldamagein thehealthypopulation:areageandgenderanissue?[J].ClinChemLab Med,2013,51(9):17951802.

    [14]Peacock WF,MaiselA,KimJ,etal.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inacutekidneyinjury[J].Postgrad Med,2013,125(6):8293.

    [15]童俊容,何凤,罗正茂,等.血清NGAL 和CystatinC 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810812.

    (收稿日期:20131018)

    ↑上一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防治进展
    ↓下一篇:尿微量清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