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NSE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6-05  浏览次数:753次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细胞因子,对脑的发生发育起调节、调控作用及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被认为是脑组织损伤程度的最特异、敏感的指标之一。本研究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NSE及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PR)、白介素-10(IL-10)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9月我院老年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诊断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控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01)诊断标准。所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排除脑出血;急性起病,发病在12小时内。排除标准:①可疑为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栓塞;②有精神异常及其他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③大面积脑梗塞及意识障碍;④红细胞增多症或严重高血压未有效控制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4±8.1;对照组(4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65±7.9。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按急性脑梗塞临床路径的规范给予治疗。治疗组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u-EPO(商品名:利血宝)6000U/次,每2天一次,共3次。1.2.2 NSE及炎症细胞因子的检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第14天清晨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SIA)检测NSE、hs-CPR、IL-10水平。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NSE及炎症细胞因子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第14天的NSE水平见表1。NSE水平在治疗后均较入院时降低,但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的预后要优于对照组。hs-CPR、IL-10水平见表2。两组患者入院时的hs-CPR、IL-10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14天hs-CPR、IL-10的水平均下降,而治疗组的hs-CPR、IL-10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均P<0.05)。 表1 入院时、治疗后14天NSE水平2.2 不良反应给予rHu-EPO治疗期间未见发热、恶心呕吐、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3 讨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存在EPO及EPO受体,可被缺血、缺氧、外伤等多种脑损伤因素诱导,EPO受体广泛表达于皮质、海马、中脑等区域,可以在缺氧条件下促进生存[3]。近年来研究证明EPO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给予外源性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会有对多种脑损伤模型有脑保护作用[4]。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个标志酶,当发生脑损伤时神经细胞受损崩解,NSE释放入血清中,使其浓度升高,可反应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程度,是脑组织损伤后的特异性蛋白。国内外大量关于脑梗塞后血清NSE变化的研究表明,卒中急性期血清NSE水平升高,其升高幅度与脑梗塞体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认为可以将NSE作为临床卒中研究评价预后的观察指标[5]。急性脑缺血损伤介导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及新生血管生成有关。其中炎症起着重要的作用。CPR是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非特异性标志物,研究表明血清CPR浓度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实验性脑卒中证实局部脑缺血后2小时脑组织出现病理性改变,即引起hs-CPR水平明显升高[6]。亦有研究认为hs-CPR不仅单纯的是一种炎症反应标志物,可能还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参与急性脑梗塞的发病过程,其水平升高还能作为急性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7]。IL-10由淋巴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等分泌的一种负向免疫调节因子,是在脑缺血损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抗炎细胞因子。当IL-10分泌减少时,可抑制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减少自由基生成,减少脑梗塞后细胞的凋亡[8]。本研究显示急性脑梗塞患者,NSE水平在治疗后均较入院时降低,但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rHu-EPO治疗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加用rHu-EPO治疗后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塞后血清hs-CPR、IL-10水平(两组间比较P<0.05)。该两个因子参与急性脑梗塞早期的炎症反应及免疫损伤,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示使用rHu-EPO治疗至少是通过抑制脑梗塞炎症反应及免疫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而起到神经保护、改善预后的作用。在rHu-EPO治疗的安全性方面,目前该药物早已广泛应用于肾性贫血不良反应少,在本研究中亦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本研究提示使用rHu-EPO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可为急性脑梗塞治疗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也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提供一个新的手段。【参考文献】[1] Zhang F,Signore AP,Zhou Z,et al.Erythropoielin protects CA1 neurons against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potential signaling mechanisms[J].J Neurosci Res,2006,83(7):1241-1251.[2] Liu R,Suzuki A,Guo Z,et al.Intrinsic and extrinsic erythropoietin enhances neuroprotectin against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in vitro[J].J Neurochem,2006,96(4):1101-1110.[3] Maxwell PH,Ferguson D JP.Nicholls LG,et al.Sites of erythropoietin production[J].Kidney International,1997,51(1):393-401.[4] Eid T,Brines M.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for neutroprotection:what is the evidence[J].Clin Breast Callcer,2002,(Supp1 3):109-115.[5] Celtik C,Acunas B,Oner N,et al.Neuron-specific enolase as a marker of the severity and outcome of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J].Brain Dev,2004,26(6):398-402.[6] Emsley HC,Hopkins SJ.Acute ischaemic stroke and infection:recent and emerging concepts[J].Lancet Neurol.2008,7(4):341-53.[7] Bulman N,Levy Y.Leiba R,et al.Increase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in the polycystic orary syndrome:a marker of cardio vascular disease[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4,8(9):2160.[8] 刘持善,孙颖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0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8,48(46):85-86.

    ↑上一篇:输精管吻合术后输精管复通的影响因素
    ↓下一篇:保留性交过程对阴道内授精助孕效果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