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血清IL-8、TNF-α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4-08-07 浏览次数:803次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气道慢性炎症、中小气道炎症等炎症构成的疾病,特别是中小气道炎症是其主要病变特征。COPD气道炎症由炎性细胞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诱导、相互作用,导致气道结构受损和气流阻塞一。而炎性细胞趋化的过程中又有多种趋化因子的参与。本研究着重探讨COPD发展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一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一a C TF-a)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为社区控制COPD病程发展提供可行的有效指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月一2009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幸福路分院住院的COPD患者112例(疾病组),其中男性84例,女性28例,年龄56--87岁,全部来自本院所辖各社区。根据病情不同分为4组:工组(轻度COPD)31例,TT组(中度COPD>29例,组(重度COPD)25例,W组(极重度COPD>27例。各组患者诊断标准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选择正常健康者6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7例,女性12例,年龄6 0-}-8 0岁。疾病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清晨800空腹抽血离心取血清保存于一21-C冰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IL-8和TNF-a,试剂由上海贝西公司提供。
1.3肺功能检测早晨9}00^-10}00清醒状态吸支气管扩张剂(喘乐宁200}g)后反复3次检测肺功能,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率(FEVI/FVC)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士、)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a
2结果
2.1各组血清IL-8,TNF-a的变化疾病组患者中血清IL-8,TNF-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0.05)0},},N组IL-8,TNF-a水平均高于下组,m、W组IL-8}TNF-a水平高于11组,N组高于11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血清中IL-8,TNF-a的含量随病程加重而升高,见表20
2.2各组肺功能指标的比较疾病组患者中FVC,FEVI,FEV,/FVC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G0.05)o且、班、且组FVC,FEV,,FEVl/FVC均低于工组,m、R组低于11组.丘组低于d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G 0.05,提不患者肺功能随病程加重而降低,见表2
2.3疾病组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关系慢性阻塞阵肺病患者中IL-8,TNF-。的水平与FVC,FEVI,FEV,/FVC呈负相关,见表3a
3讨论
COPD是社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一般有季节性变化,大多是自我管理和调理,发生急性感染才住院治疗,社区卫生管理是控制COPD进一步发展的一级防控。因此,找到便于监测而有效的指标非常重要。社区老年CoPD患者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免疫功能改变,使细胞因子异常增高,网络应答紊乱[引,促进COPD成为一种持续进展性疾病。IL8、TNFα是COPD发病的主要细胞因子。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痰液、肺泡灌洗液中IL8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田。IL8属多源的细胞因子,可促进炎性循环,导致组织损伤,引起气道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导致气流阻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⒊ernacki等[5]发现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酶可诱导食管上皮细胞Ⅱ'8基因的表达,促进上皮细胞分泌IL8的增加,也可造成弹性酶-抗弹性酶系统失衡,促进肺气肿的发生。本研究表明,COPD患者血清中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IL8水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表明IL8是观测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的一个有效指标。TNFα浓度在COPD患者体内增高是常见的现象,TNFα能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NF钅B)和其他转录因子来放大炎症反应。TN,α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外蛋白分解,是肺气肿形成机制之一。
本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组IL8、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含量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疾病的早期即已升高,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细胞因子应答紊乱,肺组织长时问遭到细胞因子的破坏,并呈级联放大的恶性循环,导致细胞因子含量增加。IL8和TNFα含量增加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参加机体抗感染作用,促使感染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引起发作期肺的损伤和修复[7]。IL8是一种多细胞炎性介质,多种细胞均可在各自适宜的条件刺激下合成,其具有很强的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作用,引起中性粒细胞外形改变,导致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并释放TNFα等炎症介质[刚。
IL8和TNFα趋化炎症细胞导致肺组织迁移活化,释放各种酶及氧化产物,促使肺功能逐步恶化,并呈不可逆性。COPD患者血清IL8和TN孓α的含量与肺功能呈负相关是一致的,表明血清Ⅱ'8和TN,α的含量越高肺损伤越重:总之,II'8和TN,α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发展及急性加重期起重要作用,而且与机体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IL8和TN「α能趋化和激活多种炎症细胞,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并使炎性循环加重,造成组织损伤,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性发展。因此,IL8和TN,α的检测可作为观测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发展及严重程度的一个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1]Cooper CB,Tashkin DP.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吸入治疗的最新进展[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5,(05):296-30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01):8-17.
[3]吴纪珍,马利军,李素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与缓解期体内胶原、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08):703-704.
[4]单兆运,陈治安,马文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病理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0,(05):311-313.
[5]Biernacki WA,Kharitonov SA,Barnes PJ.Increased leukotriene B4 and 8-isoprostone in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 of patients with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J].Thorax,2003,(05):294-298.
[6]杜洋,施广霞.趋化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10):730-732
[7]吴红红,段磊,刘琴.规律治疗慢阻肺的疗效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08):19-20.
[8]杨丹蕾,徐永健,张珍祥.烟雾暴露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及机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11):72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