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感觉消失时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8-08  浏览次数:845次

    周围神经阻滞的成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包括神经的准确定位、适当剂量的局麻药物、局麻药物是单次注射或是多次注射,以及使用神经刺激仪的电流强度[3]和所引发肌群的反应等[4]。目前有甲哌卡因在坐骨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Ce50)的研究[5J,但有关罗哌卡因用于坐骨神经感觉阻滞时半数有效浓度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通过观察下肢手术患者感觉阻滞时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以期能够为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罗哌卡因行坐骨神经阻滞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⒛10年5月-2010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择期行单侧下肢足踝部手术的患者22例,ASA I或Ⅱ级,年龄18~65岁,体质量52~65kg,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排除拒绝接受胴窝坐骨神经阻滞、孕妇、下肢神经损伤、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的患者。

    1.2方法所有患者人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指脉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道,输注林格注射液10mL·kg 。神经阻滞前给予咪唑安定0.04mg/kg。患者取侧卧位,阻滞侧膝关节屈曲,在小腿的远端加一衬垫,以使膝部悬空。触及股二头肌肌腱和半腱肌/半膜肌肌腱,并做标记。膝后皱褶上7~225px、股二头肌肌腱和半腱肌/半膜肌肌腱之间中点即为穿刺点。皮肤消毒后,依次浸润麻醉皮肤和皮下组织。选用22G长5~250px绝缘穿刺针连接神经刺激仪(德国贝朗公司STIMU PLEX),设定输出电流为1.0~1.5mA,频率为2Hz,0.1~o.3ms。穿刺针与皮肤呈45:~6o°角,向头侧缓慢进针,直到触及坐骨神经。当神经刺激仪的输出电流为0.3~0,5mA时,出现明显的足跖屈运动反应时注人试验剂量罗哌卡因(Astra Zeni公司,100mg/1o mL)3~5mL,肌肉运动立即消失,如无异常反应,回抽无误,则再注入其余剂量,总容量为30mI然后取出穿刺针的针芯,导管近端连接神经刺激仪,导管远端置人穿刺针针体。麻醉医师将导管近端放于自己左手掌内,在导管上的刻度标记表明导管尖端已到达穿刺针尖端时缓慢置人导管。如果足跖屈运动反应停止,说明导管偏离神经,将导管小心回退至穿刺针针体内,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穿刺针,接着重新置人导管。如果足跖屈运动反应再次停止,再次回撤导管至穿刺针针体内。在再次置人导管前轻微将穿刺针前进或回撤少许。重复前述操作直至在导管置人过程中出现确切和敏锐的足跖屈运动反应。罗哌卡因的浓度从0.33%开始,随后的浓度按序贯法E6彐确定:即前例患者在注人局麻药30min后仍有疼痛感,则下例患者提高1个浓度梯度,否则降低1个浓度梯度,各相邻浓度之间相差0.03%。若出现神经阻滞不全,可在连续导管内追加局麻药或行静脉全麻,以满足手术要求。

    1.3观察指标[丬采用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分为3级:0级为阻滞区域与非阻滞区域针刺疼痛无明显变化;1级为阻滞区域与非阻滞区域针刺痛觉减退;2级为阻滞区域针刺痛觉消失。痛觉采用25G的针尖触碰各终末神经支配皮区与脐周皮肤来测定。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r°bit法获得罗哌卡因在连续胭窝坐骨神经阻滞的Co5。、95%可信区间CÎ95。

    2结果

    22例患者的临床操作中均未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穿刺过程中无大量出血,无血肿形成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连续胭窝坐骨神经阻滞时的反应情况见图1。罗哌卡因在连续胭窝坐骨神经阻滞感觉消失时的Ce5。为0,318%,CJ95为0.284%~0,351%。95%有效浓度Ce95为0.37%,σ95为0.342%六ˇ0.625%。

    3讨论

    外周神经阻滞具有无交感神经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影响小、出凝血要求低、可术中连续给药及便于术后镇痛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椎管内麻醉有禁忌或全身情况比较差的四肢手术的患者。随着外周神经刺激仪(PNS)的问世,能够提高神经阻滞的灵敏度,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避免误伤周围神经及因个体差异引起的阻滞不完全,使胭窝坐骨神经阻滞逐渐被麻醉医生接受。研究证实周围神经阻滞的成功不仅和神经的准确定位及有效的麻醉药物浸润相关,还和所使用药物的浓度及容量密切相关。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好、毒性低、代谢快、使用安全及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等作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Tabada等的研究已证实甲哌卡因用于胭窝坐骨神经阻滞时的Ce95为30mL,故本研究使用罗哌卡因的总容量为30mL。所有下肢手术要求在膝关节以上部位上止血带,考虑到止血带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压迫等不适感,故在股神经给予0,4%的罗哌卡囚15mL,以减少患者的不适。Ce5。位于S形的量一效关系曲线的中点,曲线中段基本呈直线,更能灵敏地反映药物效应的变化。序贯法亦称“阶梯法”,所用剂量围绕在50%反映率的左右,比较集中,可减少样本量,提高效率,是测定Ce50较为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既往有关罗哌卡因用于周围神经阻滞时浓度相关的文献大多使用了2种或者3种不同浓度之间的比较,浓度之间梯度跨度较大。本研究中使用了序贯试验法,以期能客观、连续地反映出罗哌卡因在周围神经阻滞时感觉阻滞的有效浓度,为临床合理的使用罗哌卡因提供参考。本研究中发现,罗哌卡因在胭窝坐骨神经阻滞感觉阻滞时的罗哌卡因的Ce50为0.318%,α“为0,2β4%~0.351%。95%有效浓度Ce95为0,37%,α95为0,扭2%~0.625%。说明浓度0.37%的罗哌卡因可提供满意的下肢手术感觉阻滞麻醉,有效地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预防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andoll HH,Koscielniak-Nielsen ZJ.Single,double or multiple injection techniques for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for hand,wrist or forearm surgery[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06.259-261.

    [2]Taboada M,Alvarez J,Cortes J.Is the double-injection technique superior to a single injection in posterior subgluteal sciatic nerve block[J].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2004.883-887.

    [3]Vloka JD,Hadzic A.The intensity of the current at which sciatic nerve stimulation is achieved is a more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of nerve block than the type of motor response obtained[J].Anesthesiology,1998.1408-1410.

    [4]Taboada M,Atanassoff PG,Rodriguez J.Plantar flection seems more reliable than dorsiflection with Labats sciatic nerve block:a prospectivem,randomized comparison[J].Anesthesia and Analgesia,2005.250-254.

    [5]Cappelleri G,Aldegheri G.Minimum effective anesthetic concentration(MEAC)for sciatic nerve block:sugluteus and popliteal approaches[J].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7,(04):283-289.

    [6]徐端正.生物统计在实验和临床药理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02-307.

    [7]马冬梅,刘伟,郑宏.两种不同容量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10):1416-1417.

    [8]Asai Y,Higuchi T,Tsubaki N.Combined paravertebal lumbar.plexus and parasacral sciatic nerve block reduction of hip fracture in four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masui[J].Anesthesiology,2005.648-652.

    [9]Vester-Andersen T,Broby-Jobansen U,Bro-Rasmussen F.Perivascular axillary block VI:the distribution of gelatine solution injected into the axillary neurovascular sheath of cadavers[J].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1986.18-22.

    [10]Vester-Andersen T,Cbristiansen C,Sorensen M.Perivascular axillary blockⅡ:influence of injected volume of local anesthetic on neural blockade[J].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1983.95-98.

    ↑上一篇:Epworth嗜睡量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初筛的意义
    ↓下一篇:早产儿血糖特点及其与胰岛素和C肽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