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1-10-10  浏览次数:444次

      作者:陈春霞  作者单位:山西省焦煤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 山西 太原

      [摘 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对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析检测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坚持用药组和间断用药组)和50例健康对照者24 h尿MA,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各组尿MA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MA是判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肾损害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肾脏是其重要的靶器官,根据高血压病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肾损伤。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与尿MA的关系,我们检测了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尿M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年龄45岁~75岁,尿蛋白定性为阴性,分为两组:病例组1(坚持用药组)33例,病例组2(间断用药组)42例,均为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对照组50例,年龄41岁~72岁,为本院健康体检者。

      1.2 检测方法 嘱患者准确留取24 h尿液,甲苯防腐,统计尿量,并留4 ml待测。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由上海申能德赛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测量仪器为美国BECKMAN COULT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患者组尿MA检测结果

      3 讨论

      高血压可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多个靶器官的损害,其中以肾脏受累最为明显;高血压小动脉硬化与肾功能衰竭有明确的因果关系,15%高血压可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减退与小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加强对高血压病肾功能早期损害预测具有重要意义[1]。MA分子量为6.9 U,带负电荷,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的静电同性排斥作用,绝大部分白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持久的高血压,造成Na+/Li+反转移活性增高,可引起肾脏血流自身调节功能紊乱,造成肾小球的高灌注状态,导致滤过膜电荷下降,使尿中MA含量增加[2]。此时尿中MA的出现,就可预示早期肾小球的病变,但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肾病症状轻微,患者血Cr、BUN均正常,常规检查难以发现阳性结果。大多数患者常在肾脏病变已达相当程度时方被发现,此时肾脏损伤已不可逆转,治疗效果可想而知。本试验中:病例组1和病例组2与健康对照组的尿MA的检测结果比较均为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MA明显高于正常人,尿MA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指标。这与国内最近报道的文献[3]相符,同时病例组中,坚持用药组尿M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间断用药组,说明有效控制血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尿MA对早期预示肾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高血压患者在长期坚持服药的同时,应定期监测尿MA,以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长林.高血压小动脉硬化与慢性肾功能衰竭[J].中国实用内科学,1997,6:323.

      [2] Giampietro O, Matteucci E, Pedrinlli R. Eiythrocyte sodiumhydrogen exchange and microalbu minuria in type I diabetes[J].Diabetes Care, 1996,19:99599.

      [3] 赵友林,邵小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β2MG、NAG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6):556.

    ↑上一篇:慢性心衰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特点
    ↓下一篇: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15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