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白合剂”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6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9-16 浏览次数:949次
近年来,笔者采用具有温肾活血、补益气血的升白合剂治疗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的因接受放化疗而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肿瘤病人,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白细胞减少症诊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4x109几。排除放化疗期间应用其他升白药物和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且一般状况卡氏评分)50分[}l}}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3.6士2.6)岁;一般状况卡氏评分(59士4.1)分;其中放疗引起4例,化疗引起26例;乳腺癌7例,肺癌3例,结肠癌13例,直肠癌4例,胃癌3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2.812.3)岁;一般状况卡氏评分(5813.6)分;其中放疗引起S例,化疗引起25例;乳腺癌8例,肺癌2例,结肠癌15例,直肠癌3例,胃癌2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中药升白合剂水煎口服,日2次,每次200mL。药物组成为:淫羊蕾6飞、三七12g,补骨脂3鲍、山茱英3飞、黄精3摊、女贞子3摊、红花lOg、桃仁1摊、黄蔑6摊、当归3兔、丹参3飞、鸡血藤60g、虎杖30g0
2.2对照组利血生(江苏吉贝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日3次,每次20mg a 2组均以治疗2$a为1个疗程。治疗I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2组患者在接受升白药物治疗后3d,7d,14d,21d,28d,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常规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检查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并记录临床症状改变情况。
3.2疗效评定显效:停止接触致病因素后,连续2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恢复正常范围()5x109/L)或由<2x 10}/L上升达4x 109/L以上的时间比安慰剂对照组短且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白细胞计数多次连续检查较治疗前提高100%并维持一定时间;无效:治疗后白细胞数无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3.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3.4治疗结果
3.4.1 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to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0 20(66.67)7(23.33)3(10.00)90.00'对照组30 6(20.00)10(33.3)14(46.67)53.33注:*与对照组比较,X2=9.93,P<0.05.
3.4.2 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见表2。治疗组治疗1周后提升白细胞作用已开始出现,2周后提升明显;对照组从2周后开始出现提升白细胞作用,3周后提升明显。治疗组提升白细胞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3.4.3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副作用治疗组应用升白合剂后临床症状改善快,用药2周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头晕、乏力、腰酸膝软等主诉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失;对照组多数患者应用利血生持续治疗1个疗程(28d)后,临床相关症状才得到部分缓解。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及临床症状,2组患者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4讨论
白细胞减少症是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多种多样,而肿瘤患者因放疗、化疗使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受到损伤而引起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等,较为常见,往往被迫中止治疗或治疗失败。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与骨髓抑制,造血功能受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增加骨髓增殖功能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理论依据。近十年来,应用造血生长因子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这类药物有价格昂贵,升白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的不足,副作用大。升白合剂是我院名老中医陈百先教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经验方,根据“因虚致疲”是本病主要病机的学术观点,采用活血与温补兼顾的方法来治疗。方中三七、淫羊蕾为君药,活血温肾;补骨脂、山茱英、黄精、女贞子、红花、桃仁为臣药,加强活血温肾之力;黄茂、当归、丹参、鸡血藤、虎杖为佐药,益气养血活血。本研究结果表明,升白合剂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总有效率为90.00%,服药2周后即开始表现出提升白细胞的作用,28d后提升白细胞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疗效可能是在温补药的基础上,加用了活血药物的原因。现代研究表明:许多活血化疲药物能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化、增殖和G-CSF等内源性因子的分泌,从而保护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条件,提高造血干/祖细胞的豁附功能,以改善其与骨髓基质细胞的接触[3--5〕。如丹参具有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作用或促PBSC增殖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改善骨髓造血微循环,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并向外周血迁移等有关[0];当归多糖可促进造血干/祖细胞扩增口。
5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M].1993.70.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H}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388.
[3]虞荣喜,周郁鸿,朱宁希.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12例[J].{H}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02):90.
[4]陈玉春,高依卿.当归补血汤补血作用机理的探讨[J].{H}中国中药杂志,1994,(01):43.
[5]桂蜀华,袁捷,梁颂名.加味当归补血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J].{H}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04):167.
[6]叶铁真,吴梓梁.丹参注射液对家兔粒-巨噬系组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J].实验血液学杂志,1995,(01):68.
[7]胡晶,吴宏.当归多糖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J].{H}中草药,2006,(12):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