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关于硝苯地平控释片为基础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26  浏览次数:464次

      作者:陆金龙  作者单位:150300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院内科

      【摘要】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其他降压药物治疗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8例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45例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为治疗组,43例接受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为对照组,共16周。结果以硝苯地平控释片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优于以氨氯地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更有效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更有效提高降压达标率。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苯地平控释片,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临床用药中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疗效是否达标等多种因素考虑。为此,笔者观察比较了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为基础用药,对于治疗重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63~75岁,平均 (68±5.5)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2级20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组25例。对照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62~78岁,平均(69±7.5)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2级18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比例,合并冠心病比例、基础血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用药方法治疗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N)(拜耳医药生产,商品名称拜新同)为基础,20 mg,每日1次,4周后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则加缬沙坦(V) 40 mg,8周后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则N 40 mg+ V 40 mg,12周后,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则N 40 mg+ V 80 mg;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A) 2.5 mg,口服,每日1次,4周后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则A 2.5 mg+V 40 mg,8周后,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则A 5 mg+ V 40 mg,12周后,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则A 5 mg+ V 80 mg,疗程均为12周。

      1.3观察指标服药前,服药后第1、4、8、12、16周末测量右臂血压,每次测量间隔2 min,每次测3遍,取读数的平均值,同时记录心率和心律,每次随访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的不适主诉。

      1.4疗效判定标准[1]按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显效:舒张压( DBP)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2)有效: DBP下降量未达到10 mm Hg,但下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3)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

      2结果

      2.1降压疗效比较见表1、表2。两组药物抗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经χ2检验,P<0.05;组间比较P<0.05。表1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血压比较表2两组药物降压效果比较

      2.2不良反应硝苯地平控释片为基础的治疗组,服药4周后出现1例ALT升高,2例头晕、便秘。氨氯地平为基础的对照组,服药4周后出现2例ALT升高,3例头痛、消化不良,均未终止用药,16周末复查除1例ALT升高外,其余均恢复正常范围。硝苯地平控释片为基础的治疗组3例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继续用药都自行缓解,氨氯地平为基础的对照组5例出现头痛、面红、恶心等不适,继续用药2例缓解。

      3讨论

      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疾病,更易导致心脑、肾、视网膜等器官并发症[2],据文献报道我国约94%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达标,临床实际使用时,因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费用等,都能影响降压药的具体选择。现在认为2级高血压(≥160/100 mm Hg)患者在开始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在相对较短时期内达到目标值。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冠心病,有统计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可见两者密切相关。硝苯地平控释片属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主要经肝脏代谢,79%~80%代谢物由肾脏排出,半衰期为(9.9±6.8)h,还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脏的微循环,尤其适用合并冠心病的老年人[3]。能够根据患者一天当中的血压波动情况来控制血压,而且不良反应轻微,降压作用缓和持久。对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非甾体类抗炎症药物不干扰降压作用。对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长期治疗时还具有抗粥样硬化作用。值得广泛推荐于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96.

      2叶任高. 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5-256.

      3金有豫.药理学,第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

    ↑上一篇: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