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小儿肠套叠临床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09-09-07  浏览次数:693次

      作者:王玲玲 刘莉    作者单位:050081 石家庄 白求恩军医学院

      【关键词】  肠套叠; 婴幼儿; 诊断

      肠套叠为婴幼儿的常见病,其主要症状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腹部包块,其中以血便与腹部包块为特征性表现。早期因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我们收集2002年1~12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肠套叠的18例患儿,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10例、女8例,男女之比1∶0.8。年龄:1岁以下11例,1~2岁4例,3岁2例,8岁1例。起病至就诊时间:<12 h 15例,12~24 h 2例,>48 h 1例。起病时有饮食改变、腹泻、上呼吸道感染者16例。诊断:凡疑诊为肠套叠且具空气灌肠指征者予诊断性空气灌肠,结果13例呈现软组织包块影或空气在结肠套入部位受阻影;5例在外科手术中确诊。治疗:全身情况好、腹胀不显著、无腹膜刺激症状的12例,在X线透视下予以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复位成功10例;8例外科手术治疗。

        1.2  临床表现  来院就诊时,表现为阵发性哭闹伴呕吐者8例;阵发性哭闹伴呕吐、血便者3例(包括肛门指诊染血2例);仅有呕吐者2例;仅有阵发性哭闹者4例;以阵发性面色苍白、出汗或阵发性呻吟、嗜睡就诊者1例。

        1.3  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检查  提示肠腔充气或液平面及包块影者6例(33%)。

        1.4  年龄、病程时间与症状的关系  本组中以单一症状就诊者8例(44%)。18例中1岁以下11例(61%),1~2岁4例(22%),且均为发病12 h以内的患儿。

        2  讨论

        2.1  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症状随年龄大小而略有不同。血便是肠套叠的典型症状之一,但出现时间一般在起病后4~12 h,小肠型肠套叠可更迟,有时因血液积蓄在肠腔内未排出,所以早期病例可无血便表现。本组3例血便中有2例经肛门指诊检出,1例粪便中带少许血丝,故临床医师必须重视肛门指诊检查。本组中有1例仅表现为阵发性呻吟、面色苍白、出汗、嗜睡,在留院观察后上述症状无好转,经诊断性空气灌肠才确诊。这类无痛型肠套叠易被误诊,应予警惕。

        2.2  腹部包块为肠套叠早期最具诊断价值的体征,可在患儿安静入睡(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或哭闹暂停时扪及。但典型的腊肠样腹部包块检出不多,可能与患儿体检不合作、腹部包块位于肝下或部位偏低不易触及有关。

        2.5  小儿肠套叠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常无明显改变,部分早期病例可有肠腔充气、液平面等不全性肠梗阻表现。在晚期则有小肠低位梗阻表现,而在腹部平片上的腹部包块影较少见。采用腹部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但典型的“同心圆”或“靶形”块影不多。所以,确诊有赖于空气或钡剂灌肠。

    ↑上一篇:小儿支原体肺炎5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与人类冠状病毒NL63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