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小儿利咽康颗粒剂对小鼠体内外抑菌作用的实验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25  浏览次数:653次

    小儿利咽康颗粒剂对小鼠体内外抑菌作用的实验观察作者:宋光熠, 王实, 张广新, 刘永林, 李开明    作者单位:110101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部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儿利咽康颗粒剂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90%小鼠死亡量甲型链球菌液腹腔注射感染小鼠,观察小儿利咽康颗粒剂的体内抑菌作用;通过抑菌圈直径测定,观察小儿利咽康颗粒剂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小儿利咽康颗粒剂可明显提高甲型链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对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小儿利咽康颗粒剂具有抑菌作用。   【关键词】  利咽康颗粒剂/治疗应用; 炎症; 中草药/治疗应用; 小鼠; 动物,实验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hibition of bacteria with Liyankang granule for children SONG Guangyi,WANG Shi,ZHANG Guangxin,et al. 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Shenyang 1101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hibition of bacteria with Liyankang granule for children.Methods The 90% lethal dose(LD90) of alpha streptococcus liquid was givn by abdominal injection to infect small rats in order to observe internal inhibition of bacteria with Liyankang granule for children.Through defermination of diameter of inhibiting bacteria circle, we observed the external inhibition of bacteria with Liyankang granule for children. Results Liyankang granule for children could obviously expand survival time of small rats infected by alpha streptococcus,having certain inhibition on beta streptococc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coccus, Bacillus influenzae, colon bacillus and Sh.flexneri.Conclusion Liyankang granule for children has has the effect of inhibiting inhibition of bacteria.  【Key words】 Liyankang granule/Therapeutic use; Inflamm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Therapeutic use; Mice; Animals,laboratory  小儿利咽康颗粒剂由玉竹、葛根、知母、麦冬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理气化痰之功效[1]。本实验旨在观察其对临床上易引起小儿急慢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 小儿利咽康颗粒剂(990715,无附加剂浓缩液,含生药量2 894.7 g/L),由中国医科大学提供;喉疾灵胶囊(981004),由天津美伦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红霉素(980426),由中国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细菌菌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1.2 动物 BALB/C小白鼠60只,体质量18~22 g,雌雄各半,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生产合格证号:辽实条合字1号,质量一级合格证号:辽实质字008号,由辽宁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签发。 1.3 方法  1.3.1 体内抗菌实验 取纯系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均以90%小鼠死亡量甲型链球菌液腹腔注射感染小鼠,2 h后各组灌胃分别给予下述药物,盐水对照组给予8.5% NaCl 40 mL/kg;红霉素组给予红霉素285 mg/kg;喉疾灵组给予喉疾灵268 mg/kg;利咽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小儿利咽康颗粒剂152,76,19 g/kg。每日1次,连续7 d,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数和存活时间。  1.3.2 体外抗菌实验 先在无菌平皿内加入2%肉汤琼脂培养基20 mL,凝固后加入培养24 h实验菌液肉汤琼脂培养基5 mL,凝固后将6个分别浸过不同质量浓度(1, 0.5, 0.25, 0.125, 0.062 5,0.031 25 g/mL)小儿利咽康颗粒剂药液的无菌圆形纸片(6 mm)均匀贴在培养基表面,置37 ℃孵箱内培养24 h,观察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应用SPSS 10.3软件包处理,组间比较行t检验。2 结果 2.1 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两次实验的结果表明,小儿利咽康颗粒剂质量浓度>1.00 g/mL对甲型链球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5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25 g/mL对乙型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表1。表1 利咽康颗粒不同质量浓度时对各实验菌的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比较(两次实验平均值) 2.2 体内抗菌实验结果 利咽康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见表2。表2 甲型链球菌液腹腔注射感染小鼠各组内抗菌实验结果比较注:与盐水对照组比较,at=3.154,2.974, P<0.01;bt=2.236,2.532,P<0.05。3 讨论  细菌引起的急慢性咽炎及扁桃体炎其主要致病菌为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2,3]。因此,本实验中用上述细菌进行了体内外实验观察利咽康颗粒剂的疗效[4,5]。结果表明小儿利咽康颗粒剂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可提高甲型链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体外实验证实可抑制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的生长繁殖,但是,需较高药物质量浓度。这可能与中药通过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治疗疾病的特性有关,其体内抗菌是一种综合作用。【参考文献】   [1]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50,190193.  [2] 张颖.扁桃体炎诊断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J]. 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5):67.  [3] 师海波,刘威,苗艳波,等.清热消蛾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6):3335.  [4] 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713741.    [5]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8269.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浅谈
    ↓下一篇:中药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