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中医药治疗闭塞性支气管炎1例析义

    发表时间:2009-10-19  浏览次数:786次

    中医药治疗闭塞性支气管炎1例析义作者:张霞,王雪峰    作者单位: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关键词】  支气管炎/诊断,气管炎/中医药疗法,儿科疾病,咳嗽,病例报告    闭塞性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与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在儿童中是一种相对少见而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反复或持续气促、喘息或咳嗽、运动耐受性差,肺内可听到喘鸣音和细湿啰音,对支气管扩张剂无反应[13]。BO虽然有其临床明显特点,但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易误诊,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中医少见治疗报道,现将中医药治疗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魏某,女,10岁,20061218来诊。主诉:反复咳嗽11个月。患儿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肺炎支原体阳性(1∶80),诊断为支原体肺炎,予抗生素治疗有所好转。患儿自就诊治疗以来一直有咳嗽、气促入住当地医院,诊为迁延性肺炎,怀疑有肺结核或异物。住院期间3次痰培养分别为卡他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肺功能检查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1)慢性支气管内膜炎;(2)左主支气管变窄(考虑漏斗胸所致)。胸部CT检查,示“双肺斑片状阴影,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先后予仙力素、氟康唑、大蒜素、红霉素、复达欣、泰能等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出院。出院后仍有咳嗽、气促,活动后喘息再次入住当地医院。住院期间,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及哮鸣音,胸部高分辨CT检查,显示呈“马赛克”分布的低灌注区域,有气体滞留,小支气管壁增厚及扩张,以右侧为著,考虑BO可能性大,进行CT引导下行右上胸部病变部位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镜下见肺泡结构正常,未见肉芽组织充填,除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诊断为BO。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出院后,口服糖皮质激素。1个月前,患儿咳嗽,喘促胸闷,咳痰,痰黄而黏,无热,舌红,舌苔白厚,脉浮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小水泡音。2  中医治疗方法    一诊:20061218,患儿咳嗽,喘促胸闷,咳痰,痰黄而黏,神志清,精神差,舌红,舌苔白厚,脉浮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小水泡音。此乃邪郁于肺,肺气失于肃降,日久灼伤肺阴。法当清热宣肺、养阴祛痰,佐以益气。(1)内服方:选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化裁,药用炒葶苈7.5 g,大枣、桑白皮、炒杏仁各10 g,芦根15 g,桔梗、前胡各10 g,黄芩7.5 g,丹参、茯苓各15 g,红花、甘草各7.5 g,生龙骨、牡蛎各30 g,焦术10 g,薏苡仁15 g。3剂水煎分3次服。同时口服本院自制之化痰散,川贝粉末以助化痰止咳。(2)外敷方:本院自制敷胸散(大黄、白芥子、生姜等)外敷于双侧肺部以促进水泡音的吸收,每日1次。    二诊:20070104,患儿已无咳嗽,舌淡红,苔白,脉数,双肺呼吸音粗。左肺仍可闻及水泡音。此为余邪未清,阴液未复,肺气已宣,予清热养阴、宣肺和胃之法,上方加西洋参5 g(单包),6剂水煎分3次服。仍以敷胸散外敷双肺部。    三诊:20070201,患儿无咳,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数,左肺可闻及干鸣音,未闻及水泡音,邪热已解,肺气得宣,予桑白皮、炒杏仁各10 g,芦根15 g,桔梗10 g,黄芩7.5 g,丹参、茯苓各15 g,红花7.5 g,钩藤10 g,五味子7.5 g,川芎10 g,当归15 g,瓜蒌10 g,川贝20 g,桃仁10 g等药6剂,水煎分3次服。仍以敷胸散外敷双肺部。    四诊:20070308,无咳,无黄痰,双肺呼吸音粗,左肺仍可闻及干鸣音、舌质淡暗、少苔、脉沉缓。患儿久病不愈,肺肾两亏,阴虚内热,故上方去桃仁、炒枣仁、黄芩,加生地、玄参、麦冬各10 g,6剂水煎分3次服。加口服中药制剂养阴清肺汤以滋阴。继上方调治,每日敷胸散外敷3个半月后。患儿偶咳、无痰、无发热、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水泡音及喘鸣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3  讨论    BO为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气流阻塞综合征。以病毒性感染为主要病因,也可能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或严重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胶原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吸入有毒物质及药物的副反应有关。BO起病为亚急性或慢性,进展可迅速[4]。患儿常表现为急性感染或肺损伤后持续出现慢性咳嗽、喘息和运动不耐受,达数月或数年,并可因呼吸道再感染而加重[5]。重者可在1~2年内死于呼吸衰竭。目前,无特效治疗。西医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40~60 mg/d或1 mg/(kg·d),疗程1年,但复发率高。BO在中医学中归类于“咳嗽”、“喘证”、“外感发热”等范畴。小儿脏嫩,形气未充,其肺脾肾均较成人不足,遇外邪而易诱发。此案乃感受六淫之邪,正邪交争,火热充斥体内,进而伤津耗液导致气血亏虚,阴阳平衡失调。外邪侵袭,肺失宣肃而为咳嗽,咳嗽失治或治疗不当,致邪郁化热,热灼津液而为痰,痰气交阻于气道,痰随气生,气随痰阻,相互搏击,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喉间痰鸣,口干,脉滑数。气虚血瘀、阴亏津枯则舌质淡暗;气阴两虚则舌苔无光。故当清热宣肺祛痰、解表养阴,佐以益气之法,达扶正祛邪之目的。以葶苈子,苦寒,能开泄肺气,具有泻肺逐痰之功;又配伍大枣甘温质润,培土制水,并缓和诸药峻烈和毒性,使邪去而正不伤,减少药后反应;焦术、茯苓健脾利湿,使湿去脾旺,痰无由生;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善开闭而止喘,调理气分之郁;黄芩、川贝等,清肺祛痰,宣肺除痹;黄芩苦燥,鱼腥草清利,有利于湿毒之排除;丹参、红花活血通络;前胡、桔梗利气化痰;甘草以调和诸药;热祛邪弱,再以清热养阴,宣肺和胃,予西洋参、玄参、麦冬、生地以滋阴。另外,以敷胸散外敷促进炎证的吸收,从而内外合治使病去体复。目前,儿童BO临床少见,但不容忽视,中医药治疗,是本例治疗的一个特色。应深入临床研究,充分展示中医药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参考文献】[1] Hardy KA,Schidlow DV,Zaeri N,et al.Obliterative brochiolitis inchildren[J].Chest,1988,93(3)∶460466.[2] Kim CK,Kim SW,Kim JS.BronchiolitisObliterans in the 1990s,in Korea and theUnited States[J].Chest,2001,120(4):11011106.[3] Zhang LJ,Silva FA.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in children[J].Jornade Pediatria.2000,76(3):185192.[4] 赵顺英.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4):241243.[5] 刘秀云,江载芳,申昆玲,等.四例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39841.

    ↑上一篇:麻辛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5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1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