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不同溶法的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与副反应观察

    发表时间:2009-10-29  浏览次数:687次

    不同溶法的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与副反应观察作者:刘平, 郭志涛    作者单位:110300 辽宁 新民,新民市妇婴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减少红霉素副反应的措施。方法 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和葡萄糖溶液组,每组60例。生理盐水组:以注射用水溶乳糖酸红霉素后,加入250~500 mL生理盐水中。葡萄糖溶液组:以乳糖酸红霉素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500 mL中。观察两组溶液对胃肠道刺激反应。结果 生理盐水组无胃肠道副反应例数明显高于葡萄糖溶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疗效与葡萄糖溶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水溶红霉素后溶到生理盐水中对胃肠道刺激反应较轻,疗效与红霉素溶于葡萄糖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减少红霉素副反应的好方法。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红霉素/治疗应用; 红霉素/副作用; 感染; 儿童    乳糖酸红霉素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安全,毒性低。但由于该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注射部位红肿或疼痛,患儿和家长不愿接受。本文旨在对其不同溶解方法的副反应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于200701~12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7个月至11岁,平均5.5岁;自然病程数日至2~4周不等,120例患儿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抽签法分成两组,生理盐水组和葡萄糖溶液组各60例。    1.2  诊断标准  (1)持续剧烈咳嗽,X射线所见较体征显著;(2)白细胞大多正常或增高,血沉多增快,试验阳性;(3)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无效;(4)血清冷凝集素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1]。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两组均口服思密达,以保护胃肠黏膜。生理盐水组:以注射用水溶乳糖酸红霉素(平均用5 mL注射用水溶1支0.3 g红霉素)后,加入250~500 mL生理盐水中浓度为0.1%。葡萄糖溶液组:以乳糖酸红霉素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500 mL中,浓度为0.1%。记录输液速度,观察输液后患儿的胃肠道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行χ2检验。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用药1~2周,咳嗽明显减轻至消失;无效:用药2周以上,咳嗽无明显减轻甚至出现并发症。    2.2  胃肠道副反应、血管疼痛反应、输液时间比较  分别见表1~3。表1  红霉素不同溶法输液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 胃肠道副反应比较(n=60,n)注:与葡萄糖溶液组比较,aP<0.05。    表1结果表明,生理盐水组无胃肠道副反应例数明显高于葡萄糖溶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红霉素不同溶法输液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管疼痛反应比较注:与葡萄糖溶液组比较,aP<0.05。    表2结果表明,生理盐水组血管反应明显低于葡萄糖溶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红霉素不同溶法输液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输液时间比较表3结果表明,生理盐水组输液时间明显高于葡萄糖溶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疗效比较  见表4。表4  红霉素不同溶法输液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比较表4结果表明,用水溶红霉素后溶到生理盐水中对胃肠道刺激反应较轻,但疗效与红霉素溶于葡萄糖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和青少年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2],是最小的原核生物,因无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不敏感,而对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奎诺酮类等敏感[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有效药物,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4]。红霉素为14元环大环内酯的代表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红霉素价格低,安全,毒副作用小,但由于其诸多的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上的应用。红霉素属碱性药物,而生理盐水为中性,加入生理盐水后,性状稳定;而葡萄糖为酸性物质,加速红霉素分解,其分解产物可能加强对身体的刺激,从而产生诸多副反应。红霉素先溶于注射用水再溶于生理盐水中对于治疗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05.  [2] 汤文红,曹秀章.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8):562563.  [3] Bébéar CM,Pereyre S.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in Mycoplasma pneumoniae[J].Curr Drug Targets Infect Disord,2005,5(3):263271.  [4] Okazaki N,Narita M,Yamada S,et al.Characteristics of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strain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and induced with erythromycin in vitro[J].Microbiol Immunol 2001,45(8):617620.

    ↑上一篇:从咽门缩桃丸研制谈中医儿科临床研究的思路
    ↓下一篇:小儿脾胃学说的发展源流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