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04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12-07  浏览次数:628次

    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04例疗效观察作者:廉洁, 刘兵    作者单位:110014 沈阳,沈阳市沈河区第八医院眼科(廉洁)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沈阳市沈河区第八医院于200401~200612,对104例新生儿泪囊炎前期行泪囊区按摩、加压冲洗,无效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 104例患儿104眼经1次泪道探通术的治愈率达98.08 %(102/104)。结论 选择适宜时机采取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效果佳。    【关键词】  新生儿; 泪囊炎; 泪道探通   新生儿泪囊炎是新生儿泪器发育异常,位于鼻泪管下端Hasner瓣膜退化不全以及所形成的上皮碎屑组织阻塞膜性鼻泪管所致。笔者应用泪道探通法治疗104例患儿104眼,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01~200612,沈阳市沈河区第八医院共收治新生儿泪囊炎104例(104眼),均为单眼患病。其中男60眼、女44眼;左59眼、右45眼。年龄6个月至2岁。诊断:溢泪、结膜囊有脓性分泌物,简单冲洗泪道不通者。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 1.2  方法  将患儿置于治疗床上,家长配合固定头部和四肢。操作者坐于患儿头部方向,首先进行加压泪道冲洗:①滴表面麻醉药-蓓诺喜1滴做表面麻醉。②左手固定泪点外皮肤使下泪点稍外翻,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③用生理盐水液5 mL冲洗至无分泌物,然后进行泪道探通术。具体步骤:①固定患儿;②选用7号直空心泪道冲洗针,把针头垂直插入下泪小点1 mm然后拉直下泪小管,转向水平位,用柔和的力量缓慢向前推动冲洗针头,直到针头接触到泪囊窝骨壁,将针头前端顶住骨壁,使针头从水平转向垂直向下,并稍微倾向后外侧,向下推动针头直插入泪管,感觉有明显落空感后,推入无菌生理盐水+妥布霉素,并严密观察患儿有无吞咽动作,以及面部皮肤有无肿胀,如果确认患儿有明显吞咽动作而且面部皮肤无隆起,则将剩余药液全部推入鼻腔,表明泪道已探通;③拔针:边冲洗边按解剖轨道退针,拔针后立即侧身抱起患儿,以防呛咳,防止误吸。术后给以托百士眼液点眼3 d,4次/d。 1.3  术后观察和随访  术后1 d、1周、1个月和1年观察患儿有无溢泪、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泪道冲洗是否通畅,有无鼻腔出血,泪道隧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2  结果   本文104例104眼中,经1次探通全部治愈,治愈率100 %。在1个月随访中有2例泪道不通,再次冲洗后失访,故治愈率98.08 %。102例患儿随访1年均未再发生溢泪及其他并发症。3  讨论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障碍引起,多因鼻泪管的下端开口被先天性膜组织封闭或上皮碎屑堵塞,形成先天性鼻泪管闭锁,在自行开通以前被细菌感染所致[2],临床上常见,发病一般都为溢泪或分泌物增多,单眼更为常见,本组病例就全部为单眼患病。据文献报道足月儿发病率达6 %以上,早产儿高达11 %[3]。95 %以上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可在1岁以前自然穿孔或经泪囊按摩、泪道冲洗治愈[4],如果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持续存在,则需要进行泪道探通。本组病例中较多患儿为生后即流泪,来院就诊后首先嘱其按摩到6个月后仍有溢泪则行探通术,我们经治疗观察发现按摩对于小幼儿应为首选,出于安全方面考虑对低于6月龄患儿暂不采取探通术,考虑6个月至1岁为探通最佳时机。但因操作要取得家属合作,故时间宜由双方商定,也有1~2岁间行探通术,疗效也满意。本文与报道的6个月时可行泪道探通术的操作时机一致[5]。   手术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取得家长配合;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有创操作感染;③防止患儿呛咳;④操作不可粗暴避免副损伤;⑤避免强行探通。掌握如上要求,只要操作得当,泪道探通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不需麻醉,时间短,治愈率高,具有安全、并发症少和疗效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较好方法。【参考文献】  [1]惠延年. 眼科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5196.  [2]刘凤仪,马玉华. 240例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体会[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0(1):73.  [3]刘淑鸿,张毅,谭建伟.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临床分析[J].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7,15(1):37.  [4]刘煜. 鱼腥草滴眼液在新生儿泪囊炎中的应用[J]. 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4581459.   [5]余淇华,邓金印,陈艺,等. 新生儿泪囊炎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2006,6(1):214216

    ↑上一篇:酚妥拉明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4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微波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33例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