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张家口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调查与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756次

    作者:刘向东 张秀昌 关晓珍 王磊利 唐红炜 刘金花作者单位:1.河北北方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系2003级本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蛲虫感染 调查  蛲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主要流行于儿童集中的幼托机构。患者常有肛周瘙痒、夜间磨牙等症状,反复重度感染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滞后[1]。随着卫生宣传教育的开展,蛲虫感染率有所下降,但由于蛲虫生活史简单,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以及具有多种感染途径,在幼儿中流行较为广泛。为了解张家口市当前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的情况,于2006年11月,在张家口市内六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张家口市幼儿园儿童115人,年龄为4~5岁。张家口运输集团幼儿园儿童97人,年龄4~7岁。解放军66455部队幼儿园儿童101人,年龄为3~6岁。张家口市幼儿园铁路分园儿童139人,年龄为3~6岁。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儿童136人,年龄为3~6岁。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三幼儿园儿童198人,年龄为3~6岁。    1.2  方法  上午8∶00~9∶00在受检者大便前,采用透明胶纸粘卵法[2]采样,显微镜下检出虫卵即为阳性。    2  结果    本次共调查学龄前儿童786人,阳性率为0.38%(3/786)。    3  讨论    近年全国寄生虫分布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江苏省蛲虫感染率最高,为79.830%,贵州省最低为6.403%,全国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6.363%[3]。崔俊改(1986)[4]、高风年(1990)[5]、卢致民(1999)[6]曾对张家口市学龄前儿童做过此项调查,当时的感染率分别为33.4%(354/1060)、28.4%(125/437)、7.6%(32/421)。四次调查结果表明张家口市学龄前儿童的蛲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张家口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有大幅度的下降,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感染率水平。分析其原因:现入园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儿童之间的相互感染已比较少见,再者现在市里的生活条件和卫生习惯均较前几年大大改善,人们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本次调查的感染率大大降低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和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11月份的张家口,气候已很寒冷,外界气温的降低也会影响雌虫的产卵量,从而导致虫卵的检出率大大降低。    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肠道寄生虫感染有密切关系[7]。因此必须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不吮手指,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换内裤,勤晒被褥,玩具、用具、地板等经常清洗、消毒,从而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蛲虫病的反复感染,降低其感染率,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亚娥,张慧,常艳,等.蛲虫感染与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关系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4(4):268271

    2 陈兴保,吴观陵,孙新,等.现代寄生虫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87

    3 余森海,许隆祺,蒋则孝,等.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12(4):241246

    4 崔俊改,王为社,张维真,等.张市幼儿园蛲虫感染调查[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86,3(1):3

    5 高风年,唐宏伟.张市三所幼儿园蛲虫感染的调查[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0,7(1):62

    6 卢致民,赵建玲,刘金花,等.张家口市儿童蛲虫感染调查[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4(1):7

    7 黄德生,蔡黎,马杏宝,等.寄生虫感染与卫生习惯的关系[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15(5):318

    ↑上一篇:几例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紧急处理体会
    ↓下一篇:普米克令舒加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佐治伴有喘息的婴幼儿肺炎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