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小儿鼻腔异物4例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704次

    作者:孙红军,李红娟

         鼻腔异物在小儿科很常见,且异物种类繁多,有小珠子、塑料笔帽、橡皮、玉米粒、豆子、石榴籽、瓜籽、纸片、海绵、果核等,皆是常见异物[1]。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且危害性极大的儿童鼻腔异物-钮扣电池。现将我科2005~2006年门诊治疗鼻腔异物为钮扣电池的患儿4例报告如下。例1:男,2岁,在幼儿园碰伤鼻部后,因鼻腔出血前来就诊,拍鼻骨侧位片显示:鼻骨未见骨折,左侧鼻腔有一高密度圆形影,前鼻镜检查显示左侧鼻腔内有大量血痂,清除后,见一钮扣电池嵌于下鼻甲与鼻中隔前部之间,取除后,鼻内镜下见中隔左侧软骨裸露,下鼻甲前中部及中甲前端附有大量黑色干痂,质硬,清除干痂后,见下鼻甲前端及中甲前端骨质裸露,周围有肉芽组织增生,中隔软骨裸露对侧面黏软骨膜发黑,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呋麻滴鼻液和鱼肝油滴液交替滴鼻,口服抗生素及维生素B2、维生素C治疗。第2天复诊,患儿发热,左侧鼻面部皮肤发红肿胀,考虑左鼻旁蜂窝织炎,前鼻镜检查左鼻腔内仍有大量黑色干痂,清除后,给静滴抗生素治疗。2周后复诊,发现中隔前端穿孔,直径约1.0cm。后追问病史,家长诉患儿鼻部碰伤前,鼻腔通气差,流脓涕有异味,未曾治疗。例2:男3岁,家长诉半月前发现患儿右侧鼻腔有棕褐色液体流出,随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右侧鼻腔异物,取除后为一钮扣电池。5天后在当地医院复诊,发现右侧鼻腔仍有异物﹙考虑为干痂﹚,近日家长发现患儿鼻中隔穿孔,随来我科就诊,前鼻镜检查,双侧鼻腔内有大量黑色干痂,清除后,见中隔前端有一约2.0cm×1.0㎝大小穿孔,右中下甲前端萎缩。例3:男4岁,3小时前将钮扣电池塞入右侧鼻腔,感鼻腔疼痛前来就诊。前鼻镜检查见右侧鼻腔有褐色分泌物,清除后见一钮扣电池嵌于右侧下鼻甲前部与鼻中隔之间,将电池取除后见电池对应之鼻中隔面有一约钮扣电池大小黏膜组织发黑,周边黏膜充血,下甲前端黏膜亦如此。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给鱼肝油滴鼻,口服抗生素,维生素B2、维生素C。3天后复诊,黏膜颜色减退,1周后复诊,见中隔黏膜明显好转,稍干燥,黑色消退。例4:男5岁,以鼻塞、疼痛半月,鼻出血1天之主诉就诊,诉半月前上感后感鼻塞、鼻痛,在当地医院按上感治疗,1天前鼻腔出血,遂来我科就诊,前鼻镜下见右侧鼻腔内有黑色痂皮及脓涕,左侧鼻腔有干痂,中隔右侧前部有黑色干痂附着,清除后,见一钮扣电池位于右侧鼻腔(家长诉电池为小孩玩具上钮扣电池)。将电池取除,见中隔前端有一黄豆大小黏膜发黑,双侧对称(中隔似已穿孔),右侧下甲前端受压萎缩,有大量黑色干痂附着,清除后,见下甲骨裸露。经鱼肝油滴液及小儿呋麻滴鼻液点鼻,口服抗生素。3天后复诊,见双侧鼻腔内,以右侧为著,仍有大量黑色干痂,清除后见中隔前端穿孔。右下甲上附着黄白色物。

      讨论

      钮扣电池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镉、铬、镍、汞、铅、锰等,其中的铬酸盐对鼻黏膜腐蚀性最强,重者可引起鼻中隔穿孔,下鼻甲部分缺少、腐烂。镉、镍、汞、锰长期滞留于体内还会导致慢性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患。钮扣电池一旦进入鼻腔内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发生化学反应,使电池壳受腐蚀,有毒元素渗漏,在短期内即可造成鼻腔黏膜、鼻甲、中隔软骨的破坏,出现高热、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异物停留时间愈长愈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例1、例2、例4均因异物与鼻腔黏膜接触时间长,故鼻黏膜化学腐蚀严重,造成鼻中隔穿孔,及鼻面部蜂窝织炎,鼻甲萎缩。治疗上应尽早发现异物,早期足量抗生素控制炎症反应,鼻腔冲洗。如例3,发现早治疗及时,避免了鼻中隔穿孔及鼻甲萎缩并发症出现。例1、例4发现晚,例4误诊出现了鼻中隔穿孔、鼻甲萎缩并发症。例1直到鼻外伤就诊时才发现了异物,故出现了严重并发症。鼻腔异物重在于预防。加强宣传教育,培训照料人员掌握有关异物危害知识。要教育小孩不要把东西塞入鼻腔[2],同时应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如发现小儿突然单侧鼻塞,流脓涕,有臭味,伴血性涕时,要及时就诊[3],以便早期发现异物,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制定及执行废旧电池回收制度,提醒全社会注意废旧电池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性,从源头上避免小儿鼻腔异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郑中立.耳鼻咽喉科诊断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47~248

      2 黄鹤年 .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41~42

      3 阎承先 .小儿耳鼻咽喉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416

    ↑上一篇: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附36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小儿有机磷中毒46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