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和外周血B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681次

    作者:徐丽华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222002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外周血B 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1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血清VEGF和外周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童作比较。结果 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B淋巴细胞数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CD3、CD4、CD4/CD8比值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 检测血清VEGF和外周血B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文献证实[1]:血管生成受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共同调控,血管生成促进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最强。国内尚少见有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和外周血B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观察组:31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小儿性白血病患者,其诊断和分型参照《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2],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4例。正常人组:30例,均为我院儿保中心经健康体检的合格儿童,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无血液病史。

      1.2  方法

      1.2.1  血清VEGF水平测定  采用ELISA法,试剂由深圳晶美生物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

      1.2.2  外用血B细胞测定  用比重为1.077白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试剂二厂出品),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20%的小牛血清-Hanks液配制成5×105/ml溶液,淋巴细胞悬液与致敏红细胞悬液(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等量混匀(各25 μl),室温放置15 min后,500 r/min离心10 min,室温放置1 h后于4℃放置2 h,取出制成涂片、瑞氏染色、计数200个细胞(粘附3个以上红细胞者为阳性细胞)。

      1.2.3  外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取已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用Hanks液洗涤3次后,置于1640倍溶液中,调整细胞数为2.0×106/ml,取部分细胞涂片(50 μl/片),风干后置37℃孵育箱过夜,以后置-30℃保存备用。涂片经固定5 min用PBS洗涤3次,加入抗T3、T4、T8单抗。加二抗羊抗鼠IgG和APAAb复合物,然后加入碱性磷酸酶底物固红染色、苏木精复染、甘油明胶封片于高倍镜下计数200个有核细胞(着红色者为阳性细胞)。

      1.3  统计学方法  所测数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2组人群血清VEGF含量测定结果  正常人组为(118.5±40.2)pg/ml,观察组为(230.8±105.5)pg/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0.4872,P<0.01)。

      2.2  2组人群外周血B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测定结果  见表1。

      表1  2组人群外周血B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测定结果(略)

      3  讨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特异性血管通透性诱导因子和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主要通过与内皮细胞表面的FLTI和KDR受体结合而在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最初克隆于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后续研究证实,其它造血系肿瘤细胞系也有高表达,提示VEGF与血液系统肿瘤关系密切。本方检测仍结果表明: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病VE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这一结果表明,血清VEGF可能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调节,与文献报告的结果基本一致[3]。本文检测的结果也进一步地表明: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不仅存在有高水平的VEGF,而且外用血B淋巴细胞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CD4/CD8比值也发生明显的改变。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外用血B淋巴细胞数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CD3、CD4、CD4/CD8比值又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国内外有文献证实[4~5]: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的降低可以刺激B淋巴细胞增生、分泌活跃,使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产生多量的IgG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激活补体、诱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从而造成机体的免疫损伤。而高水平的VEGF除了患者能直接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外,还可能与患者本身的自分泌有关。总之,笔者认为:检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和外周血 B、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Bellamy WT.Richter L.Frutigery,et al.Expression of VEGF and its receptors in hema topoietic malignancies[J].Cancer Res 1999,59(3):728.

      [2] 张之南.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9.

      [3] 刘惠杰.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t和SE—CAD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6):535.

      [4] Stark ME. Szurszewski JH. Role of nitric oxide in gastorintestinal and hepatic function and diseases[J].Gastrointestinology.1992.103(6).1928.

      [5] 周育祥.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6):479.

    ↑上一篇:新生儿低血糖症相关因素的探讨
    ↓下一篇: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肺脾两虚证疗效评价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