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研究

    发表时间:2010-01-27  浏览次数:605次

    作者:陈立翠,谭艳,余涛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市中医名医馆,四川成都 610017【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过敏性)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及相关规律。方法按照小儿临床体质的分类标准对纳入临床观察的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共354例样本进行临床体质分类研究。结果患湿疹和荨麻疹的小儿分别有肺热阳盛质、痰湿腻滞质、阴虚燥红质、气虚倦怠质、阳虚迟冷质5类临床体质,丘疹性荨麻疹有肺热阳盛质、痰湿腻滞质、阴虚燥红质、气虚倦怠质4种临床体质类型。3种疾病小儿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均以肺热阳盛质、湿热腻滞质、阴虚燥红质、气虚倦怠质、阳虚迟冷质所占研究总数的比例分布由高到低呈递减趋势;3种疾病小儿临床体质类型的排序均有相同规律。结论 该项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掌握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的发生、变化与预后转归的临床规律,对研究制定异病同质同治、辨质论食调养的综合方案、以达“已病防变”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小儿变态反应皮肤疾病;中医;体质类型

            变态反应性(过敏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当今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和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全球发病率高达40 %[1],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等常见小儿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过敏体质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可变的个体特征,导致体质可变性的原因与饮食、起居、疾病、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体质的偏颇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诸病源候论》中阐明了导致小儿诸病之因与小儿本身“血气未定”“脾胃嫩弱”“真气不定”及北宋钱乙提出的“小儿纯阳,无须益火”之说相关。中医文献中描述的与荨麻疹的临床特点相似的“风疹块”“隐疹”发生的原因系“禀赋不耐”,说明“禀赋不耐”的体质因素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易感性)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体质对发病、传变与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于近6年间将纳入临床观察的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等354例患儿,按照小儿中医临床体质分类标准首次进行了体质类型研究,并对临床体质类型的分布趋势和3种疾病临床体质类型的排序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为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及相关规律,拟定异病同质同治、辨质论食调养的因质制宜的综合调治方案提供了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研究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老专家门诊部、成都市中医名医馆治疗的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疾病的354例(湿疹124例、荨麻疹78例、丘疹性荨麻疹152例)患儿,参照小儿临床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标准(六分法)[2],将3种疾病各自的临床症状与6种体质类型相关的特征进行逐一对应登记,并对临床症状与体质特征相对应出现的次数和例数排列顺序进行临床体质类型及相关规律的分析。

      1.2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疾病临床诊断的参照标准[3]

      1.2.1湿疹      起病大多在1~3月,部分病程可延至幼儿和儿童期,多数存在家族性过敏体质倾向。皮疹多见于头面部,而后逐步蔓延至颈、肩、背、臀部及四肢甚至全身,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步增多,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等,伴烦躁、哭闹、瘙痒而影响睡眠。

      1.2.2  荨麻疹      多因人体对某些内外刺激的感受性增高所致,刺激因素常见接触易发生过敏的饮食、药物、花粉、皮毛、微生物、温度、日光、精神紧张等。典型的病例是先出现红斑,后形成水肿,婴幼儿的荨麻疹有时仅有红斑而水肿不明显;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瘙痒剧烈,皮疹数量较多,急性者多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自然消失,但慢性者病程可达数月。

      1.2.3丘疹性荨麻疹      多见于有过敏性体质倾向的小儿。被蚊虫叮咬致病,部分病儿亦有因为食物所致过敏,婴幼儿常见,夏秋季常见,全年均可发生。初起时为微红丘疹,长大后顶部似疱疹,较硬,厚而易破,数日后干而结痂;丘疹常见于四肢伸面,尤以下肢为多,痒感严重,哭闹不安,抓破后易感染。

      1.3小儿中医临床体质分类标准[2]      笔者根据小儿生理和体质特点,以四诊合参为体质分类原则,将小儿体质分为平和正常质、阴虚燥红质、阳虚迟冷质、痰湿腻滞质、气虚倦怠质、肺热阳盛质6种临床体质类型。

      1.4临床病例资料

      1.4.1  病例来源      本组病儿大都来自成都市区和市郊,还有少数来自省内地震灾区。124例湿疹患儿中男72例,女52例;78例荨麻疹患儿中男42例,女36例;152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中男81例,女71例。

      1.4.2年龄      湿疹中新生儿18例,1~6月65例,7~12月36例,13~18月5例;荨麻疹中1~3岁56例,4~7岁22例;丘疹性荨麻疹中3岁以内86例,3~7岁54例,7岁以上12例。

      2研究结果

      2.1湿疹患儿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及例数和各型百分比的分布情况      对124例湿疹患儿28项临床症状与各型体质相关的特点进行了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肺热阳盛质48例,占38.7 %;痰湿腻滞质46例,占37.1 %;阴虚燥红质22例,占17.8 %;气虚倦怠质6例,占4.8 %;阳虚迟冷质2例,占1.6 %;无平和正常质。见表1。

      2.2荨麻疹患儿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及例数和各型百分比的分布情况      对78例荨麻疹患儿45项临床症状与体质类型相关的特点进行对应登记分析。结果为:肺热阳盛质38例,占48.7 %;痰湿腻滞质21例,占26.9 %;阴虚燥红质16例,占20.5 %;气虚倦怠质2例,占2.6 %;阳虚迟冷质1例,占1.3 %;无平和正常质。见表2。

      表1124例湿疹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中医体质相关的临床特点出现的次数、例数及各型百分比的分布情况(略)

      表278例荨麻疹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中医体质相关的临床特点出现的次数、例数及各型百分比的分布情况(略)

      2.3丘疹性荨麻疹患儿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及例数和各型百分比的分布情况      对152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22项临床症状与体质类型相关的特点进行对应登记分析。结果显示:肺热阳盛质68例,占44.8 %;痰湿腻滞质52例,占34.2 %;阴虚燥红质28例,占18.4 %;气虚倦怠质4例,占2.6 %;无阳虚迟冷质和平和正常质。见表3。

      表3152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中医体质相关的临床特点出现的次数、例数及各型百分比的分布情况(略)

      3讨论      (1)本项研究首次发现了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3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各自有着明显的临床体质类型特征。为探讨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辨质调治综合方案,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经对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常见皮肤过敏反应疾病的临床体质类型及相关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3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各自有以下明显的体质类型特征。① 患湿疹和荨麻疹患儿均有肺热阳盛质、痰湿腻滞质、阴虚燥红质、气虚倦怠质、阳虚迟冷质5种临床类型。② 丘疹性荨麻疹病儿有肺热阳盛质、痰湿腻滞质、阴虚燥红质、气虚倦怠质4种临床类型。      (2)3种常见皮肤过敏反应疾病各体质类型所占研究总数的比例分布均由高到低呈递减趋势排列,为研究临床治疗规律和饮食调治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研究发现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3种疾病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均以肺热阳盛质、湿热腻滞质、阴虚燥红质、气虚倦怠质、阳虚迟冷质由高到低呈递减趋势,将有利于掌握小儿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基本规律,为研究制定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临床治疗和饮食调治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如3种病例中,属于肺热阳盛质的体质类型均排在第1位,其临床症状均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肥大,且外感后多易高烧。荨麻疹和丘疹性荨麻疹的患儿中部分有支气管哮喘史,其临床特点与这类体质的小儿易患急性扁桃体炎、外感后容易发热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说明根据该类小儿的卫外功能不足、易受邪的后天因素体质特点,提示在辨质分型施治的同时,预防外感,避免致敏的食物和药品及致敏环境因素的影响,采取合理饮食调养等综合措施的必要性[4]。     (3)3种常见皮肤过敏反应疾病临床体质类型的排序均有相同规律,为制定异病同质同治、辨质论食调养的综合调治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体质是临床辨证的基础,又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如患儿的体质有共同点,则临床可表现出相似或相同的证候,其治则亦相同[5]。本项研究结果显示: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患儿的体质类型的排列和分布有着相同的特点,提示在临床上采取异病同质同治的方法治疗小儿常见皮肤过敏反应疾病,将是异病同治的理论在因质论治的临床体质运用中的创新体现。      目前有关小儿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等常见皮肤过敏反应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中医药的研究虽然较多,但研究探讨体质特点与疾病的发生、变化与预后转归的临床治疗规律较少。笔者将针对临床上该类疾病的发病较多、且存在着随年龄的增长而患多种疾病的现象,根据该类疾病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特征及相关规律,研究制定异病同质同治、辨质论食调养的综合方案,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实现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述枚,李永柏.小儿免疫与免疫性疾病[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64.

      [2]陈立翠.试论小儿体质与饮食调养[J].四川中医,1998,16(7):9-10.

      [3]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34,635,639,640.

      [4]陈立翠,谭艳,余涛.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体质类型的临床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08,4(6):25-27.

      [5]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195.

    ↑上一篇:小儿热病的辨治和剖析
    ↓下一篇: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