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1-27  浏览次数:551次

    作者:漆晓东,潘治星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天水741020;宁夏焦村卫生院,甘肃 宁县 745204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及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宣肺健中止喘汤结合西药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缓解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缩短患儿病程,减少住院天数,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宣肺健中止喘汤;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30例患儿均为2007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患儿,按入院奇偶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其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3月6例,3~6月44例,6月至1.5岁16例;伴发热26例。对照组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3月5例,3~6月39例,6月至1.5岁20例;伴发热19例。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心率快、肺部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常、结核感染等疾病。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肺炎喘嗽[2]诊断标准。发病急,咳嗽,喘憋,喉中痰鸣或哮鸣,发热或不发热,舌苔薄、质淡或红,指纹红而浮。冬春多发。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抗生素[头孢三嗪50~80 mg/(kg·d) 静滴]、止咳平喘(氨茶碱片2~4 mg/kg,3次/d,口服)、镇静[安定注射液0.1~0.3 mg/(kg·次),肌注]、吸氧、雾化吸入(糜蛋白酶1支、病毒唑50 mg、地塞米松2 mg/次)、有心衰时强心[西地兰0.01~0.015 mg/(kg·次)静注]、利尿[1 mg/(kg·次)静注]及血管活性药物[东莨菪碱0.02~0.04 mg/(kg·次)静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自拟)宣肺健中止喘汤加减治疗。组方:麻黄1~3 g、杏仁3~9 g、紫苏子3~6 g、白芥子3~6 g、莱菔子3~6 g、细辛1~3 g、半夏3~6 g、干姜3~6 g、大枣3~6 g枚、五味子3~6 g、砂仁2~3 g、甘草1~3 g,此方适用于2月至2岁婴幼儿,依年龄、体质及寒热侧重不同加减药物剂量。夹惊加僵蚕、蝉蜕清热解惊;夹食滞加焦神曲、陈皮消食化滞;风寒夹热加生石膏、黄芩;兼喉中痰鸣加射干、款冬花化痰降气平喘;咳嗽重加百部、枇杷叶宣肺止咳。每日1剂,水煎服,少量频服。治疗10 d后统计疗效。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显效:治疗3 d内体温正常,咳嗽、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有效:治疗4~7 d体温正常,咳嗽、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7 d后咳嗽、气喘、肺部体征无变化。疗程7 d,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超过7 d为无效。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在喘憋、咳嗽及喘鸣音消失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约占50 %以上,其他为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支原体等。该病仅见于2岁以内小儿,尤其以2~6个月的婴幼儿多见,80 %以上病例在1岁以内。目前西医治疗多常规予吸氧、镇静、抗病毒、激素、解痉平喘等,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本病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寒冷季节,中医认为多是感受风寒邪气急性发病,邪壅肺络,肺失宣降,上逆则为咳喘,病位在肺,病理产物是痰,类似祖国医学肺炎喘嗽范畴之风寒闭肺证。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一旦感受外邪,肺失宣降,则出现咳喘;加之小儿脏腑未全,气血未实,易感受外邪,易于传变,小儿脾常不足,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常会导致饮食停滞,积湿成痰,痰壅气阻则气滞不行,气滞则肺气不得宣发肃降,出现咳嗽、喘憋、痰鸣等症。张秉成《成方便读》:“然水气不除,肺气壅遏,营卫不通,故用麻黄、桂枝解其表,必以细辛、干姜、半夏等辛散之品,散其胸中之水,使之随汗而出。”故治宜宣肺利气,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方中麻黄宣肺解表,止咳平喘;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温肺化痰,降气消痰;五味子与细辛辛散之品相配,一酸一辛,一收一散,以增强敛肺止咳平喘之功;干姜、大枣、甘草健脾和中,砂仁醒脾,使风寒与水饮皆除,而不伤脾肺之气。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麻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有拟肾上腺素样作用,还能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缓解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4];白芥子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浆环腺苷酸/环鸟苷酸(cAMP/cGMP)比值,由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组成的三子养亲汤有明显解痉止咳平喘作用[5];细辛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扩血管、松弛平滑肌等作用;五味子挥发油对呼吸中枢有镇咳和祛痰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中药宣肺健中止喘汤,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      目前,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比较高,特别冬春季天气寒冷,儿科临床多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反复,增强疗效,特别是在迅速缓解喘憋、止咳祛痰方面尤为突出。能够缩短患儿病程,减少住院天数,且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应用。

    【参考文献】  1]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1.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4]蔡永敏,任玉让,王黎,等.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16.

      [5]郑作文. 三子养亲汤的药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3):15.

    ↑上一篇:中医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40例
    ↓下一篇:调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评价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