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胃内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胃粘膜出血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877次

    作者:马香桃  【关键词】  凝血酶;新生儿;窒息;胃粘膜出血

      [摘要] 目的:探讨胃管内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胃粘膜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新生儿窒息后胃粘膜出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4例,观察组在常规洗胃后将凝血酶500 u溶于3~5 mL生理盐水中经胃管注入胃内,每8 h一次,至胃内出血停止。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5.0%(P<0.05)。结论:胃内注入凝血酶对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胃粘膜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凝血酶;新生儿;窒息;胃粘膜出血

      Observ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rombin injected into stomach to treat neonates with acute stomach mucous membrane bleeding after suffocation

      MA Xiangtao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Henan Anyang  45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rombin injected into stomach to treat neonates with stomach mucous membrane bleeding after suffocation. Methods: 62 infants with stomach mucous membrane bleeding after suffocation were divided at random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28 and a treatment group of 34 with 500 u thrombin dissolved into 3~5 mL physiological saline injected into the stomach after washing the stomach in routine, once very 8 hours until the haemorrhage stopped. Results: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33/34 (97.1%), 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1/28 (75%), whic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s: Thrombin injected into the stomach has a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es with acute bleeding in mucous membrane of stomach after suffocating.

      [Key words] Thrombin; Neonates; Suffocation; The bleeding of mucous membrane of stomach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常见急症,窒息缺氧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是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急性胃粘膜出血又是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大出血,甚至胃穿孔。本文采用洗胃和胃管内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3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胃粘膜出血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观察组经产道分娩28例,剖宫产6例;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10例;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2例 ,羊水吸入性肺炎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例,高胆红素血症7例;34例均有呕吐,呕咖啡渣样物者27例,呕少量鲜血者3例;大便潜血均阳性;血小板、凝血时间、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Hb 110~145 g/L 9例,余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对照组经产道分娩24例,剖宫产4例;轻度窒息21例,重度窒息7例;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2例,羊水吸入性肺炎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高胆红素血症5例;28例均有呕吐,呕咖啡渣样物者24例,呕吐少量鲜血者2例;大便潜血均阳性;血小板、凝血时间、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血红蛋白110~145 g/L 7例,余正常;肝肾功能正常。两组在性别、胎龄、入院日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方面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依据[1]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存在引起应激的原发病症,如围产期窒息、缺氧;(2)反复多次呕血或胃管吸出血性物,并通过碱变性试验(Apt试验)排除咽下综合征;(3)通过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如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以及插胃管时损伤所致出血等。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略

      1.3  治疗方法入院后两组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包括纠正缺氧和酸中毒、禁食、抗感染、支持治疗、静脉推注VitK1 3~5 mg/d,连用3~5 d,出血多者给予输血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常规洗胃,将患儿置于33~35 ℃远红外线抢救台上,取平卧位,头稍抬高,将专用新生儿胃管由鼻腔缓慢送至胃底,确定在胃内后,固定留置胃管,然后用37~39 ℃ 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10 mL/次注入,2秒钟后回抽,直至胃液清晰为止,一般需50~100 mL。洗胃后将凝血酶500 u 溶于3~5 mL生理盐水胃管内注入,然后夹住胃管胃内保留并轻轻转动体位,使药物与出血部位充分接触,每8 h一次,至胃内出血停止。对照组给予静滴西咪替丁10 mg/(kg?d),连用3~5 d。

      1.4  疗效判定显效:用药48 h内出血停止(无继续出血现象,胃管内未再抽出咖啡渣样液体或鲜红色液体);有效:用药72 h内出血停止;无效:用药72 h后胃管内仍有咖啡渣样液体。

      1.5  统计学处理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结果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略 ]

      3  讨论

      急性胃粘膜损伤是新生儿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而新生儿疾病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窒息、缺氧为主[2]。窒息缺氧时,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可以发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代偿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中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多,继而使胃酸分泌亢进,胃液酸度明显升高;同时在应激状态下,由于血液重新分布而使消化道粘膜缺血和坏死,导致胃粘膜屏障功能破坏,即使胃酸度不增加,由于H+反向弥散,也可以促使溃疡的发生[3];另外,由于新生儿消化道血液供应的特殊性,使胃粘膜缺血的程度比胃血流减少的程度更为严重[4]。总之,胃粘膜代谢障碍、粘膜屏障破坏、胃酸及胃泌素分泌增加,可造成胃粘膜糜烂、出血,产生应激性溃疡,严重者可引起穿孔。新生儿消化道出血量大可引起失血性贫血、休克甚至死亡,故必须及时有效的治疗。凝血酶是从猪血中提取的凝血酶原经激活而成,它在接触出血病灶后会形成条索状凝固膜,并能促进平滑肌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局部水肿,起止血作用;同时它能直接作用于溶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原,使之迅速生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堵塞出血点;凝血酶还能促使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并使其释放激活因子,促使疏松的纤维蛋白凝块变成紧密的纤维蛋白块,起加固止血的作用[5]。本文观察组采用1% 碳酸氢钠洗胃中和胃酸,洗胃后胃管内注入凝血酶(注入凝血酶前应尽量抽净胃内容物,以利药物与出血部位密切接触,充分发挥止血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综合治疗中应重视禁食,入院后视病情禁食1~3 d,可以减轻缺氧缺血之胃肠道负担,禁食期间注意补充能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高限。因此,采用1%碳酸氢钠洗胃和凝血酶胃管内注入治疗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胃粘膜出血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Behrman RE, Kliegman RM, Jenson HB, et al. Nelson Texbook of Pediatrics [M]. 16th ed voll. Bejin: Science Press, 2001: 1149.

      [2] 杜希平, 覃革荣, 赵景松. 新生儿急性应激性胃粘膜病变21例报告[J]. 新生儿科杂志, 1998, 13(2): 5859.

      [3] 陆凤翔, 杨  玉. 临床实用药物手册[M]. 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1996: 460.

      [4] 王茂贵. 小儿胃肠道特点、粘膜屏障与胃肠功能障碍[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 16(1): 25.

      [5] 朱洪峰. 凝血酶抢救新生儿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J]. 临床急诊杂志, 2003, 4(4): 3435.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安阳  455000

      作者简介:马香桃(1962.12~),本科,儿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新生儿与急救,Email: hx663@126.com。

    ↑上一篇:改良超滤连负压吸引在小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下一篇:纳洛酮抢救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儿的临床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