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社区学龄前儿童及家长伤害知识调查

    发表时间:2010-04-23  浏览次数:674次

      作者:李洋,陈 芸,陈 华,董定美,孙嘉珍  作者单位: 200051 上海,上海长宁区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键词】 知识调查

      儿童意外伤害已经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意外死亡已经占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位。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表明,在1~4岁组中无论在城市、农村或在全国范围平均皆为第一位死因[1]。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分为个体、家庭及社会3个方面[2]。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6所幼儿园儿童和家长安全知识调查,为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周家桥街道所有6所幼儿园的儿童、儿童家长对伤害知识的认知情况。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询问儿童及父母后填写,发放问卷835份,收回有效问卷823份;应答合格率为98.6%,其中男孩423人,女孩400人;年龄2~6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

      2 结果

      家长和儿童对伤害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见表1、表2。表1 周家桥街道823位家长安全、急救知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一些常见病的处理如腹泻、生痱子、晕车等,家长正确应答率在91.9%以上;但对较严重的疾病或损伤处理时,正确率有所下降,尤其在煤气泄露及吸入异物时的正确急救能力仅有39.9%和34.1%。另外,问卷还调查了家庭环境中危险因素的存在,在33.1%的家庭中孩子能拿到家中存放的药品,仅44.3%的家庭中电源插座为安全插座或有保险盖插座。表2 周家桥街道823位学龄前儿童安全知识调查上述结果说明,儿童在安全知识方面的正确应答率均在52.7%以上,但在行为调查方面,有43.2%的儿童喜欢吃花生米或果冻;有14.4%的儿童喜欢穿饰物多的衣服;另有1.5%的儿童喜欢在厨房或卫生间内玩耍。

      3 讨论

      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及应激反应能力差,好奇心强,喜欢爬高、爱动、安全意识不强,特别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因此,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及家长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与指导,培养儿童识别危险的能力,将可能造成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遏制,从而减少伤害的发生[3]。本次调查显示,家长在一些严重损伤的处置方面能力不够,特别是当发生室内煤气泄露时,能够按顺序正确处理者仅为39.9%;孩子吸入异物时会自己急救者仅为34.1%;对于儿童烫伤后出现水疱的情况,只有4.2%的家长会正确处理创面;在对现有的儿童安全教育和指导方面,仅有22.7%的家长表示满意。说明我们在加强预防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在今后的教育中,应采取各种讲座、操作培训、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相结合的形式,对家长和儿童进行安全知识、急救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努力使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通俗易懂,方便记忆,提高家长和儿童预防和处理意外伤害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与政府、学校部门的合作,共同参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 丁宗一.大力开展儿童期意外损伤的检测与干预.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653-654.

      2 刘筱斓,司达敏,施东华.儿童伤害的因素及其干预控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4):250-252.

      3 向伟,丁宗一.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儿科杂志,1997,37(11):702-704.

      *基金项目:上海市医学重点社区项目(编号:05I030)

     

    ↑上一篇:脑性瘫痪317例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筛查3125例结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