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长病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多指标检测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1-11-21  浏览次数:461次

      作者:张德太,宋斌,张科,董仙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 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效果。方法 分别对131例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年龄相当的1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测定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活性,计算单独及联合应用后的检出阳性率。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对肾损害的检出率分别为26.0%、26.0%、20.6%及29.8%,多指标联用后的检出率分别为(mALB+NAG)35.1%、(Cys C+NAG)37.4%、(mALB+NAG+RBP)41.2%、(NAG+RBP+Cys C)40.5%,多指标联用较单指标检出阳性率有显著提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mALB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r=0.431,P<0.05),血清Cys C、尿mALB、RBP及NAG均与病程时间长短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73、0.451、0.575、0.403,P均<0.05)。 结论 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 高血压,胱抑素C,肾损害

      高血压肾病起病隐匿,病程长,在早期阶段,常规检查很难发现。目前在临床实验室用于早期肾损害的指标主要有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 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1〕,这些指标中mALB及Cys C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情况,而RBP及NAG主要反映肾小管功能情况,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早期肾损害的检出率,但总的来讲,在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况下仍造成一部分病人漏诊并延误治疗。本文主要探讨反映肾损害的多指标联用对长病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实验诊断指标并提高早期肾损害的检出率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原发性高血压组为2006年5月~2007年2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诊断按照WHO和《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制定的标准〔2〕,共131例,其中男92例,女39例;年龄63~91(平均66.4±7.3)岁,平均病程(16.4±5.6)年,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46.3±16.7)mmHg,(85.5±7.1)mmHg。排除继往肾病史、糖尿病史及1 w内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的正常体检人群,共150例,其中男102例,女48例,年龄64~87(平均64.1±5.9)岁,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13.6±11.4)mmHg,(77.8±6.9)mmHg。除外继往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及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品采集

      用专用尿液收集容器收集晨尿,留取10 ml于4℃冰箱密封保存;同时采取静脉血用肝素抗凝,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4℃冰箱保存,于1 w内测定。

      1.2.2 测定方法

      血清Cys C含量使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购自北京九强公司;尿NAG活性测定采用连续监测法,试剂购自上海申索佑福公司;尿RBP含量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购自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尿肌酐(Cr)测定采用酶法,试剂购自日本协和公司;以上测定均在Hitachi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尿mALB含量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尿mALB采用Cr值校正,以mALB/Cr表示。试剂购自德灵公司,使用德灵公司的特定蛋白分析仪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10.01软件包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分析。

      2 结 果

      2.1 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mALB含量,尿NAG活性及尿RBP含量变化

      2.2 4种指标检出阳性率比较

      分别用血清Cys C、mALB、尿NAG活性及RBP检出结果超过正常参考上限者比率(阳性率),高血压组4种指标检出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6.083,P=0.108)。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4种指标检出的阳性率显著升高(P<0.01)。

      2.3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

      设定检出结果中只要有一项超过正常参考上限者为阳性,在高血压组分别计算两项指标联用的检出率为31.3%~37.4%,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χ2=7.254,P=0.202)。其中以(Cys C+NAG)的检出率最高,为37.4%;(mALB+NAG)次之,为35.1%,两指标联用较单指标的检出率有显著性提高(χ2=13.167,P=0.001)。三指标联用后,(Cys C+NAG+RBP)的检出率为40.5%,较(Cys C+NAG)有显著提高(χ2=4.00,P=0.046);(mALB+NAG+RBP)的检出率为41.2%,较(mALB+NAG)有显著提高(χ2=7.00,P=0.008);四项指标联用的检出阳性率为42.0%,较三指标联用的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改变(χ2=2.00,P=0.368)。

      2.4 相关性分析

      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mALB、Cys C、NAG、RBP与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相关,mALB与血压(收缩压)有显著相关(r=0.431,P<0.05),mALB、Cys C、NAG、RBP均与病程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673、0.451、0.575、0.403,P均<0.05)。

      3 讨 论

      高血压肾病,为西方国家导致终末肾衰竭的第2位疾病(约占25%)〔3〕,我国发病率也在日趋增多。高血压肾损害是一个长期、持续、进行性发展过程,主要是由于长期性肾小球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从而破坏肾小球滤过膜,同时伴随肾小管的损害。高血压性肾损害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长期以来,用于肾脏早期损害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是mALB,它主要反映了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情况,然而近年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肾损害有相当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肾小管的损害,此时,mALB并无明显升高〔4〕。因而,寻找其他指标来提高早期肾损害的检出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大量文献报道,尿NAG及尿RBP等是反映早期肾小管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而血清Cys C水平是一简便、精确、灵敏的评估GFR指标,能较早地发现肾脏滤过功能受损〔5~7〕。本研究中,对这4项近年来认为较为灵敏的肾损害检测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探讨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研究发现,对长病程(病程一般大于10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尿mALB、NAG、RBP 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提示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都不同程度存在肾损害,考虑到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肾脏的早期损害,故我们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结果表明,mALB联合NAG或者Cys C联合NAG检测能显著提高检出率,再联合RBP则进一步显著提高检出率,然而4项指标联用后则检出率增加不明显,故认为对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mALB联用NAG或者Cys C联用NAG,或进一步再联用RBP可显著提高早期肾损害的检出率,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肾脏损害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关分析显示,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mALB与血压有显著相关,而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但是,所有4项监测肾脏早期损害的指标均与病程时间长短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长病程可能是造成肾损害的关键因素,进而认为,对于长病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即使无明显自觉肾功能异常,亦应定期监测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乔玉峰,庞东梓.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 9(5):6703.

      2 Chalmers J,MacMahon S,Mancia G,et al.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Guidelines subcommitte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J〕.Clin Exp Hypertens,1999;21(56):100960.

      3 Klag MJ,Whelton PK,Randall BL,et al.Blood pressure and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man〔J〕.N Engl J Med,1996;334:139.

      4 Wu JT.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 new disease marker for diabetes and aging〔J〕.Clin Lab Anal,1993;7:2525.

      5 Uslu S,Efe B,Alatas O,et al.Serum cystatin C and urinary enzymes as screening markers of renal dysfunc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J〕. J Nephrol,2005;18(5):55967.

      6 HergetRosenthal S,Marggraf G,Husing J,et al.Early detection of acute renal failure by serum cystatin C〔J〕.Kidney Int,2004;66:111522.

      7 黄振国,王 绵,刘品力,等.尿视黄醇结合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J〕.临床荟萃,2004;19(3):835.

    ↑上一篇:康复疗养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下一篇:高原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