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66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抗栓治疗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9  浏览次数:499次

      作者:宋津  作者单位:河津市人民医院,山西 河津 043300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抗栓治疗

      Key words:Acute miocardial infarction;Treatment of Unfreezing thrombus;Antithrombus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心血管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发病率逐年增高,并有年青化趋势。它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致使冠脉相对应心肌发生严重缺血坏死,从而出现严重临床表现,典型持续剧烈胸痛,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而死亡。典型胸痛表现、心电图进行性演变、心肌酶学增高,可有效快速诊断AMI。及早开通冠状动脉,实施再灌注,为抢救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采取溶栓、抗栓治疗66例AMI,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仅供同仁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66例均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成立。男性49例,女性17例,年龄36岁~76岁,平均年龄56.4岁,其中广泛前壁21例,前壁28例,下壁17例。合并高血压病18例,合并糖尿病9例,合并肾脏损害10例,既往有脑梗塞病史11例,男性49例中有吸烟史43例,饮酒史36例。

      1.2 溶栓适应证及时间窗

      所有溶栓治疗病例均符合适应证范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0.2 mV,肢导>0.1 mV,发病时间<12 h,年龄<75岁。ACC/AHA指南为Ⅰ类适应证;发病时间>12 h,但仍有胸痛症状,经过选择,仍可考虑溶栓治疗ACC/AHA指南为Ⅱb类适应证。

      本组病例在1 h~3 h内溶栓18例,4 h~6 h内溶栓29例,7 h~9 h溶栓8例,9 h~12 h内溶栓6例,>12 h溶栓5例。均无明显溶栓禁忌证,无活动性出血,无脑出血病史,无明显溃疡病史,无主动脉夹层等。

      1.3 溶栓药物选择

      本组溶栓药物均采用我国最常用药物尿激酶10万U/支。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溶酶,无抗原,效果较肯定,经济适中,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少。具体方法:尿激酶150万U溶于80 ml~100 ml生理盐水中,在30 min内静脉滴注完。

      1.4 抗栓治疗

      在溶栓同时,给于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研末顿服,连用3 d后,改为100 mg,1次/d。作用于血小板的环内过氧化物合成酶,减少TxA2合成和释放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低分子肝素钠,常用依诺肝素,12 500 U/支,低分子肝素钙,常用速碧林,0.4 ml/支,应用依年龄、体重选用。本组入选青年常用依诺肝素,年龄大、体重偏轻者常用速碧林。1支/次,1次/d,皮下注射。连用7 d。为普通肝素一个片段,分子量4 000 U~6 500 U,为稳定的高强度抗凝药物,抗因子Xa作用强,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凝血酶生化,出血并发症少。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抑制ADP作用,75 mg口服,1次/d,连用14 d~28 d。补救性行PCI者需服用负荷量300 mg~600 mg。

      1.5 其他药物治疗、常规治疗

      扩张冠状动脉硝酸酯类药物、防止心肌重构、心脏扩大的ACEI类药物,减慢心律,减少心肌耗氧量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常规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进行降脂调脂。常规心电监护、吸氧,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合并心力衰竭可选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吗啡等。注意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 疗效评估

      溶栓治疗冠脉再通者,胸痛在30 min内缓解,本组达75.5%。心电图改变,常规18导联观察心脏再灌注治疗前后最大ST段抬高变化为2 h内抬高ST段下降50%,T波倒置表示恢复TIMI3级血流,再灌注心律失常也可表示溶栓再通,本组ST段2 h内下降76.5%。心肌酶改变:CK、CKMB、及更准确TnT、酶峰值提前,表示溶栓再通,本组酶峰改变提前达72.5%。但仍有一部份患者溶栓失败,抗栓治疗,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抗栓药物研究进展很快。应注意出血情况,还可采取补救性的PCI术,本组有3例患者采取补救性PCI术,占5.4%,还可采取择期PCI术。

      3 讨论

      AMI治疗目的是尽快开通冠脉,使心肌再灌注,挽救缺血心肌,保护心脏功能,减少病死率,最好办法是冠脉介入技术,但除少数中心城市大中医院外,大多数基层医院不具备急诊PCI技术及设备。溶栓治疗仍为有效治疗手段,溶栓治疗效果与时机密切相关,胸痛症状发作3 h内溶栓治疗者即刻疗效与原发PCI基本相似,溶栓治疗每延长1 h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6个月病死率增加1%。笔者认为及早溶栓治疗,规律有效抗栓治疗,可增加溶栓成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由于病例较少,仅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黄从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8).

      [2]胡大一,郭艺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

      [3]马洪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3,32(3).

    ↑上一篇: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脑缺血损伤促进血管新生的研究现状
    ↓下一篇: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