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浅析质量控制在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1-12-13  浏览次数:465次

      作者:章一丰,祝彩琴  作者单位: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和流程,建立质量控制队伍,对质控员和社区医生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业务培训。采用网上抽查、电话问询、表格核对和现场督导等方式,对基线调查和随访阶段的血压、人体形态测量、表格填写、数据网络输入等重点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试点社区责任医生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调查表格填写的完整率、正确率和真实性显著上升,血压正确测量率由40.83%上升到90.10%,尾数偏爱现象明显减少,2周内体检和随访结果网络输入率上升至90%以上,随访率由35.21%提高到80.31%,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接收率75.23%,高血压病人的规律服药率由45.32%上升至76.32%,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由26.52提高到95.32%,治疗率由29.14提高到80.62%,控制率由10.31%提高到61.12%,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成绩显著。结论 质量控制是提升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质量控制,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社区综合干预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提升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的整体水平,我们在绍兴市高血压社区以质量控制为重要措施,努力避免或减少信息收集过程中的误差,保证数据质量,提高了试点信息的分析与利用程度。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施范围和管理时间:2007年以来对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试点——绍兴市马山、斗门镇、诸暨市同山、山下湖镇开展综合干预质量管理工作,辖区总人口125589人,应管理人口111557人,已管理人口90948人。建立质量控制队伍。根据《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要求,制定绍兴市社区高血压等慢性病综合防制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管理流程,成立社区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控队伍,设立质控员和信息员,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实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制定培训计划,采用分级、分阶段的业务培训。市、县、社区质量管理人员每年参加省举办的质量控制业务培训;市每年对试点社区质控员、信息员进行强化培训;试点社区每年举办2次以上社区责任医生业务培训班,由市及社区质控员对社区责任医生进行业务培训。

      1.2 不同阶段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内容:采用网上抽查、电话问询、表格核对和现场督导等方式开展质量控制,进行质控结果登记和缺陷项目的跟踪。每月质控结果反馈社区分管领导,每月召开社区责任医生例会,进行结果通报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

      1.2.1 基线调查阶段:质控员每天在调查现场,对血压、人体形态测量、危险因素问询方式和表格填写、数据的网络输入等重点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每天抽查20人以上,做好登记和统计分析。

      1.2.2 随访阶段:质控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区责任医生在随访过程中血压测量的方法、表格填写完整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发放、心血管急性事件的报告和按时随访率、高血压病人的规律服药率等进行质量控制,每月抽查20人份以上。

      实行按月检查、每季督导、结果通报、目标考核,综合评价等方式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2 结果

      2.1 有效提高了项目工作的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后,基线调查质量控制情况。社区责任医生随访阶段对管理对象的随访质量情况。

      2.2 有效提升了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有效保障了项目工作的质量,规范了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高危人群的随访管理,有效控制了我市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降低了危险因素发生率,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由26.52%提高到95.32%,治疗率由29.14提高到80.6%,控制率由10.31%提高到61.12%,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表2 随访阶段质量控制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统计

      3 讨论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是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只有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运转下,项目的各项技术措施才能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才能提供更多的、正确完善的信息数据。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在社区,社区责任医生是防治慢性病的中坚力量。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刚起步,社区医生继续教育和培训相对滞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防治能力普遍比较薄弱[1],加强人才技术质量控制,实行培训合格上岗,建立一支技术熟练的社区医生队伍是分解目前社区责任医生业务素质与承担任务相矛盾的关键点。我们结合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开展定期、分阶段、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操练,使社区医生能熟练开展试点的基线调查和随访干预工作。结果显示:有效提高了项目工作的质量。

      质量控制必须贯穿项目工作的全过程。质量是体现结果的重要指标,过程是控制结果的方向盘[2]。慢性病的防治涉及疾病的环境、发病现况、危险因素分布调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随访管理、防治工作的考核和评估等等。整个过程涉及时间长、包涵内容多,关联人群广,工作步骤多。必须建立持续的质量改进系统[3],对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不足环节,把缺陷控制在形成的早期并加以消除,才能保障社区慢性病防治各项规范正确、有序、有效、持续运行。

      此外,实施网络信息化管理是开展快速、有效质量控制的前提。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病因复杂,周期性长,隐匿性大,可逆性小,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干预研究,对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工作中,充分利用U1000网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表格完整率、随访及时率和高血压病人的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取得了良好结果。实现了社区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进行快速评估和快速、有效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金岿立,夏弟明,王铮,等.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2008,(28)3:189-190.

      [2]王勇,杨敏.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化管理与质量控制要素[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2):12-15.

      [3]姚素华.以系统为基础的疾病基础[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2,11(1):68-69.

    ↑上一篇:心房颤动的诊断与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下一篇: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造影的相关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