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对改善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1-12-15  浏览次数:459次

      作者:方方  作者单位: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平湖 314200

      【关键词】 冠心病,二级预防,预后

      冠心病(ACS)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呈上升趋势。如何加强冠心病二级预防工作,有效改善冠心病预后,我们对6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作用。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来自我院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67例ACS患者,强化组37例为曾确诊为ACS专科门诊随访患者。男性27例,女性10例。男性年龄63.7±13.4岁;女性年龄68.8±11.3岁,对照组30例为确诊ACS在普通门诊常规随访治疗患者,男性21例,女性9例。男性年龄64.9±13.1岁,女性年龄67.6±11.3。两组主要危险因素情况见表1。表1 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分布

      1.2 方法:37例随访组病人在专科门诊首次门诊中,即给予危险因素的评估。启动包括戒烟、降低体重、控制饮食、适当锻炼等在内的教育,同时给予降脂、降糖在内的规范化治疗。组于第1、6、12个月分别监测血脂和空腹血糖。对照组为在普通门诊常规随访治疗。两组应用药物情况见表2。观察两组1年内再入院、需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的情况。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2 药物治疗状况(例) 注:Statins他汀类、Aspirin阿司匹林、Clopidogrel氯吡格雷、β_blocker β_受体阻滞剂、Nitrate硝酸酯类。

      2 结果

      随访组12个月后,TC、LDL_C明显下降,见表3。随访组心力衰竭、再入院、心绞痛明显减少,而死亡及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见表4。表3 组血脂指标的变化注:与基线比较P<0.05表4 两组1年内临床事件发生率

      3 讨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强化二级预防对降低心血管事件是行之有效的[1]。但临床实践中,即使不存在禁忌征或不能耐受药物,较多的冠心病患者,特别是那些从积极治疗中能更大获益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到或只接受到不充分的心血管保护性诊治,与指南要求有很大差距。本文普通门诊ACEI、Aspirin、硝酸酯类的应用率与专科门诊的水平相似,但他汀使用率、β_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明显低于专科门诊的水平,而普通门诊中,中医中药应用明显高于专科门诊。这样不能起到规范治疗和预防的作用,而且又增加病人的医疗费用。在治疗中,选择有证据的药物,保证有效剂量和足够疗程。出院后患者应坚持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案,但必须适合门诊治疗的特点,同时消除和控制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即所谓的ABCDE方案[2]。

      降脂及降糖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点。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指出,对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降低到2.60mmol/L以下[3]。但目前临床医师对血脂的规范诊治和随访管理仍存在误区。多数冠心病患者的LDL_C水平未达标,故建立对ACS患者长期随访的疾病管理系统、强化和落实患者及时进行血压、血脂、血糖方面的监测、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的剂量十分必要。

      本文发现:强化二级预防12个月后,TC、LDL_C控制较好,但TG及HDL_C有待进一步改善,随访中,两组心肌梗死再发、死亡率的发生率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文病例少和随访时间仅1年有关。

      【参考文献】

      [1]Daly e, Clemens F, Lopez_Sendon JL, et al. The Impact Of Guideline Compliant Medical Therapy on cbini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Findings from the Eur Heat Survey of Stable Angina[J]. Eur Heat J, 2006,27(11):1298-1304.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4.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上一篇: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舟山市235名老年干部心脑血管疾病情况调查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