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介入治疗的新革命——药物洗脱球囊

    发表时间:2011-12-15  浏览次数:461次

      作者:周玉杰,杨士伟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05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单纯球囊扩张(PTCA)到裸金属支架(BMS),再到药物洗脱支架(DES)。由于去年ESC上公布的2项临床试验,现在又开始对DES安全性的思考,而德国B_BRAUN公司第一个推出了药物洗脱球囊(DEB),是球囊设计理念上的新突破,我们期待它带动介入治疗的新革命。(全文摘自心血管病网,未经本人审阅)[关键词] 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洗脱球囊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从1977年到现在,介入治疗经历了三个里程碑式的飞跃。第一个里程碑是单纯球囊扩张(PTCA),PTCA的应用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由10%(静脉溶栓)降至5%,这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PTCA阶段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达30%~40%;第二个里程碑是裸金属支架(BMS),BMS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急性再闭塞的发生率,但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仍高达30%左右;第三个里程碑就是药物洗脱支架(DES),使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降至了5%左右。正当人们以为DES将彻底终结冠心病的时候,2006年ESC年会上公布了2项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DES可能增加晚期血栓的发生率。这一结果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起了广泛的争议。虽然后续公布的几个临床试验的结果略有不同,但均未能证明DES在降低远期MACE事件方面显著优于BMS。喧嚣过后,人们开始思考DES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认为,DES导致晚期血栓增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药物支架表面的聚合物载体(polymer)抑制了内皮细胞的修复和愈合过程。如何克服这一障碍成为攸关DES甚至介入治疗生死存亡的关键。DES能否摆脱polymer的局限?目前在技术上尚未能突破。通过别的环节能否弥补或替代DES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德国B BRAUN公司第一个推出了药物洗脱球囊(drug eluting balloon,DEB)——SeQuent Please,这是球囊设计理念上的新突破,我们也期待它带动介入治疗的新革命。

      SeQuent Please设计上采用基质涂层(matrix coating)的方法将紫杉醇(Paclitaxel)携带于球囊表面,球囊扩张时将药物释放到血管壁上。第一个预试验的结果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Scheller et al, NEJM 2006),证明DEB与非涂层球囊相比同样安全,但更加有效。新近召开的TCT 2007年会上公布了PEPCAD I和II试验的结果。PEPCAD I试验对82例单纯使用SeQuent Please进行球囊扩张的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了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为5.5%,MACE事件的发生率为6.1%,优于以往试验报道的DES治疗小血管病变的疗效。PEPCAD II试验则进一步比较了SeQuent Please(N=66)与Taxus支架(N=60)的疗效,随访6个月,DEB组晚期管腔丢失(0.19mm)显著低于DES组(0.45mm),MACE事件的发生率(4.8%)也显著低于DES组(22%)。

      PEPCAD I和II试验的结果是振奋人心的,虽然还需要更大样本、更长时间的研究,但在目前对DES/PCI的前景一片茫然的时刻,DEB的出现不啻于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燃起了新的曙光。我们再次期待DEB带动介入技术的新革命。

    ↑上一篇: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作用
    ↓下一篇:近6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变化调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