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11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22  浏览次数:486次

      作者:叶英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县巴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铜梁

      【关键词】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刺激性干咳、全身不适、乏力,起病缓慢而肺部体征不明显特征,具有此类典型临床表现的患儿见于学龄期儿童[1],近年来婴幼儿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往往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所以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难度,现就我院收治的22例支原体肺炎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支原体肺炎患儿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为7.5月~13岁,6-12个月1例,1-3岁4例,3-5岁3例,5岁以上2例。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20天,平均6.3天。临床表现:喘息4例,咳嗽11例,其中刺激性咳嗽8例,发热7例,多为短暂中度发热,11例患儿中两肺有细湿罗音者2例,闻及干罗音或哮鸣音者5例。

      1.2 辅助检查:(1)血Rt、WBC正常者8例,升高3例(10.2-17.5×10/L)。(2)血CRP正常者8例,升高2例(3)胸部x线表现:以肺部可见斑片(点)状阴影或肺门阴影增浓为特点的6例,纹理模糊者3例,二肺无变化者1例。

      1.3 诊断及治疗:全部患儿均抽血送县人民医院检验中心检查血清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滴度>1:8)诊断明确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加入5%GS中静滴,5天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共三天,停四天,总疗程3周[1],喘息的患者常规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2例,普米克令舒雾化7例。本组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咳嗽、喘息停止,两肺干湿罗音消失。

      2.讨论

      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支原体肺炎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资料统计其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国外有文献报道为50%,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其临床表现多为:持续发热、干咳、查体多无明显阳性体征为特征。本组临床分析<3岁婴儿5例,占45%提示高度重视婴幼儿肺炎中非典型病原菌感染肺炎支原体作为小儿CAP原因的重要性日益重视,尤其是儿童CAP肺炎在常规抗干扰治疗疗效不显著时要及时做肺炎支原体相关病原学检查,及早明却病因,以便针对性治疗。

      本组11例阳性患儿中有喘息4例,肺部闻及哮鸣音5例,占45%,文献报道肺炎非典型菌感染与喘息症状有显著相关性。目前认为,反复感染肺炎支原体可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最终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炎症,并有可能发展为慢性哮喘[2]。也有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明显高于正常,与哮喘患儿一样常出现气道高反应症状,如咳嗽喘息,而且持续时间长,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喘憋及呼吸困难[3]。在喘息患儿中应重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早期治疗。

      我们建议,对所有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常规MP-IGM检测,可早期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典型,尤其是伴有肺外变化及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从而避免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 宫道华,主编.小儿感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23,728.

      [2] 张含,尚云晓.支原体感染与支原体哮喘[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03,30(5):236-238.

      [3] 曹兰芳,金燕梁,李琳,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SICAM一1的测定及其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1997,17(4):229-231.

     

    ↑上一篇:21例幼女小阴唇粘连的临床诊治分析
    ↓下一篇: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