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儿童异常瞬目症

    发表时间:2012-02-28  浏览次数:548次

      作者:余美珍  作者单位:335000江西鹰潭市人民医院眼科

      【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临床病例的观察,探讨儿童异常瞬目的主要病在及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5月在鹰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儿30例进行病史采集、外眼检查、屈光检查、眼底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所有患者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并进行对症治疗;中医方面患者口服千里光片,并采取耳穴贴压等方法治疗。结果:30例病例中,发现有过敏性结膜炎的患儿16例;有干眼症的患儿8例;屈光不正者6例。通过对30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消失者20例,症状减轻者6例,总有效率86%。自觉症状无改善4例。结论:儿童异常瞬目的病因最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为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和屈光不正。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异常瞬目疗效显著。

      【关键词】 儿童 异常瞬目 病因 中西医结合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患儿共30例,年龄4~10岁;男18例,女12例;发病时间5天~2个月;均以频繁眨眼为主诉,同时伴有眼干、涩、痒等不适;患儿无肢体抽动,智力正常,无家族史。

      临床检查方法:包括睑缘位管是否正常,是否有倒睫、结膜炎等情况,是否有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分泌物性质。泪膜检查包括角膜萤光素染色与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屈光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检查,散瞳验光检查。

      诊断:①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有眼痒、过敏源有花粉、动物皮毛、食物等,速发型者眼睑皮肤红肿,并有小血疹,渗出液和睑缘炎等,睑结膜滤泡形成,球结膜充血、水肿、黏液丝状分泌物,可合并过敏性鼻炎。②干眼症:患儿有眼部干涩、异物感、畏光、红痒、黏粒状分泌物等。可合并角膜异常萤光染色。泪液分泌时间正常。③屈光不正:患儿视力异常,散瞳验光有屈光不正。

      结膜炎:对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结膜炎、沙眼应滴用敏感抗生素滴眼液,必要时涂抗生素眼膏。急性期应频繁点眼1~2小时1次。病情好转后减少滴药次数。对过敏性结膜炎患儿,以往主张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但其不良反应可造成严重损害,故应短期滴用、症状消失立即停用。如眼睑及周围皮肤出现皮疹、红肿及渗出液,可用2%硼酸液湿敷,2~3次/日。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口服扑尔敏、息斯敏等抗组胺药物。另外,血管收缩剂、冷敷等也可改善症状。

      干眼症:许多干眼症患者可能是水样液缺乏和蒸发过强两种因素并存,开始治疗前应首先明确哪一型为主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干眼症是慢性病症,多需长期治疗,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中医治疗:所有病例给予千里光和片口服,并配合耳穴贴压。

      其他治疗:对屈光不正患儿进行屈光矫正,睫毛位置异常者予以拔除。嘱患儿注意用眼卫生,保证充分的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限制看电视,看电脑及看书时间,连续用眼1次不超过45分钟,在连续用眼间歇远眺或多看绿色植物;注意全面摄取营养、戒除挑食、偏食的毛病;平时要讲卫生,不用手揉眼睛。从心理上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焦急情绪,并告之该病属功能性疾病,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嘱家长给予患儿充分的安慰,不能强制训练或大声斥责而使患儿过分紧张。

      结 果

      通过对30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消失者20例(66%),症状减轻者6例(20%),总有效率86%,自觉症状无改善者4例(10%)。

      30例病例中,有过敏性结膜炎的患儿16例(53%);有干眼症的患儿8例(26%)、睡眠不足等生活习惯,并有明显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屈光不正者6例(20%)。由此可得出结论,即儿童异常瞬目的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为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和屈光不正。

      讨 论

      中医方面的治疗的清肝、滋阴、明目为法,给予,千里光片口服,耳穴贴压等方法。中医学认为本病也与肝有密切联系,肝统血、主筋、主目、主风。肝之液为泪,肝之阴而虚少,则肝液不足,不能润润目窍,是导致眼部不适,频繁瞬目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衰、心衰应用CPAP疗效观察
    ↓下一篇:儿童哮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