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沙培林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2-04-26  浏览次数:515次

      作者:张丽萍,王茜,翁雪玲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总结使用沙培林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使用沙培林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有效控制因沙培林联合平阳霉素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可有效减少沙培林联合平阳霉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口腔颌面部,沙培林,平阳霉素 护理

      血管瘤是婴幼儿的最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2%,口腔颌面部是常见发病部位。激光、冷冻、放射性同位素、干扰素、手术都是常用的治疗血管瘤有效的办法,但都受到血管瘤大小和生长位置等限制[1]。近年我科采用沙培林联合平阳霉素局部瘤体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使用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及相应的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年龄2个月~2岁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儿65 例,男22例,女43例;肿瘤部位:头面颈部巨大血管瘤15例,唇部27例,腮腺区12例,耳部1例,舌部6例,鼻部3例,眼部1例。

      1.2 使用方法 先行青霉素皮试,阴性者才可使用沙培林。根据患儿体重及瘤体大小选择0.5 g~1 g沙培林溶解在1 ml~5 ml 0.9%生理盐水中,行瘤体内多点注射。平阳霉素无需皮试,根据患儿体重及瘤体大小选择0.5 mg~4 mg平阳霉素溶解于0.5 ml~5 ml生理盐水中,行瘤体内多点注射。注射后均需局部压迫5 min左右。硬化治疗可直接进行或在手术室吸入麻下进行。术后行水化治疗3 d。血管瘤硬化治疗常需多次治疗,间期一般为1个月。如有发热或接种疫苗,需延期复诊。平阳霉素累计剂量不得超过40 mg,以防发生肺纤维化等术后并发症。

      1.3 不良反应的观察 使用沙培林联合平阳霉素局部瘤体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胃肠道反应,局部注射部位肿胀、溃烂,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2 结果

      65例血管瘤患儿治疗有效率100%。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反应47例,经对症处理,体温24 h后恢复正常;胃肠道反应3例,1 d~2 d恢复正常;疑似过敏反应2例;无1例出现肺部症状、血管瘤局部溃疡坏死或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沙培林为A群链球菌制剂,抗肿瘤免疫治疗药。实验研究证实[2],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激活宿主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提高T细胞和NK细胞活性,可调节T细胞亚群,使CD3、CD4及CD4/CD8上升。其治疗作用主要靠沙培林的局部炎症作用使血管畸形内上皮层破坏,产生免疫反应性无菌性炎症,导致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萎缩硬化,达到治疗目的[3]。平阳霉素是国产新型抗肿瘤抗生素,有效成分为博莱霉素A5。它是一种通过抑制DNA合成,影响细胞代谢功能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可造成血管腔内混合性血栓而使血管瘤消退[4]。两者联合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可出现发热,胃肠道反应,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临床上细致、全面的护理观察有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其发生。

      3.1 发热的防治 沙培林可引起免疫反应性无菌性炎症[5],平阳霉素可激发机体内热原释放,故常导致机体发热,据报道约44.00%患者可出现发热反应[6]。两者均可引起发热反应。地塞米松能抑制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按医嘱使用地塞米松静脉输入3 d,而治疗当天地塞米松输入的时间是值得探讨的。本组17例患儿在治疗后2 h出现中高热,最高达40.2℃,经物理降温,使用美林退热药口服后体温下降至正常。上述是在硬化注射治疗后再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头用药,多因婴幼儿穿刺难度大或其它原因使用地塞米松的时间在治疗后30 min以后进行。本组30例患儿是在治疗前或同时或治疗后30 min内使用地塞米松静脉输入,仅表现为中低热或无发热反应。可见在治疗前建立静脉通道是有必要的。由于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在体温上升过程中,即使体温低于39℃,也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7]。治疗后30 min开始监测体温变化,发现发热趋势采用预防性降温措施,如多喂水、贴小儿退热贴等。

      3.2 胃肠道反应 本组3例患儿在治疗后出现轻度胃肠反应,表现为1次~2次的呕吐和腹泻。指导家长予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肛周清洁。患儿1 d~2 d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脱水反应。这3例患儿均是在手术室吸入麻下进行治疗的。

      3.3 窒息、过敏反应 注射治疗后局部短时间内会出现水肿,舌部、口咽部血管瘤患儿有可能影响呼吸,严重者可导致窒息,本组无一例患儿发生窒息。有2例患者在硬化治疗后出现神情淡漠,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测血氧饱和度90%左右,予低流量吸氧,使用地塞米松静脉输入,15 min后好转,1 h~3 h后完全恢复正常,考虑可能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因此,治疗前建立静脉通道,备好吸氧装置,治疗后密切观察患儿局部和全身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 肺纤维化 平阳霉素可引起肺纤维化,故婴幼儿局部注射量不要超过2 mg/次,累计总量不超过30 mg~40 mg。每次治疗后,按医嘱予水化治疗,嘱家长对患儿多喂水。本组患儿累计平阳霉素总使用量不超过30 mg,均未发现肺纤维化。

      【参考文献】

      [1] 甘健林,殷国前.体表血管瘤治疗进展[J].广西医学,2003,25(1):58-59.

      [2] Oshikawa T, Okamoto M,Tano T,et al.Antitumor effect ofOK-432-Derived DNA: One of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ofOK-432,a Strep to coccal Immunotherapeutic Agent [J]. J Immunoth2er, 2006,29(2):43-150.

      [3] Lararme J, Keski2Nisula L,Raution R,et al.OK-432(Picibanil)therapy for lym phangiomas in children [J]. EurArch Otorhino laryngol,2002,259(5):274-278.

      [4] 郑家伟,陈传俊,张志愿.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系统评价 [J].中 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1(2):102.

      [5] 高解春,金百祥.沙培林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3,14(3):175.

      [6] 寿柏泉, 杨 震, 孟昭业,等.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450例临床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0,10(4):302.

      [7] 章赛春,诸纪华,沈文英.沙培林注射治疗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24-125.

    ↑上一篇:120例恙虫病临床分析与健康教育对策
    ↓下一篇:早产儿的喂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