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王力宁教授治疗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经验

    发表时间:2012-05-10  浏览次数:548次

      作者:张磊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介绍王力宁教授应用麻杏二陈汤治疗痰湿体质患儿外感咳嗽的经验,并附案例以资验证。

      【关键词】 痰湿质,外感咳嗽,王力宁

      王力宁教授是广西著名中医儿科名家,从医30余载,治学严谨,用药审慎,组方严谨,重视辨别小儿体质,善用辨证理论指导儿科临证,在防治儿科肺系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小儿咳嗽的辨治独具匠心。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王教授运用麻杏二陈汤(炙麻黄、杏仁、细辛、陈皮、茯苓、法半夏、僵蚕、射干、莱菔子、甘草)加减辨治痰湿质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治疗特点

      1.1首崇体质,因质论治

      王教授认为临床用药不仅要辨证论治,还需要辨质论治。体质因素在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着疾病的发生与变化,往往影响着疾病的症状和证型,同时重视依据小儿体质辨治疾病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故诊治儿科外感疾病,既要重视不同致病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又要重视患儿的体质特征,按辨证论治的原则予以补偏救弊。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以夜间或清晨发作性阵咳为主要表现,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形体虚胖,大便易溏,舌体胖、苔腻,常易发湿疹、哮喘、水肿、泄泻等疾病。且既往多有婴儿湿疹或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素体痰湿内盛体质因素。王教授认为此类体质患儿咳嗽多因正虚痰伏,若饮食生冷、外感寒热之邪触遇诱因,则引动伏痰,以致痰升气逆而咳嗽连绵不已。

      1.2顺应肺性,宣畅气机

      王教授认为外感咳嗽的病机多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苦气上逆。”《医学三字经•咳嗽》亦言:“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外感咳嗽,不论风寒、风热、风燥侵袭,皆因邪束肺卫,肺失宣降,气机不利,呼吸不畅而咳嗽,以肺失宣降为主要病机。肺的宣发和肃降在生理上相互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基于上述特点,王教授在咳嗽的治疗中,非常重视顺应肺脏的生理特点,调理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使宣降相因,气机调畅,则咳嗽自止。本方中王教授以炙麻黄、杏仁宣降肺气,一宣一降,以适应肺气的开合,杏仁还可防炙麻黄引动伏痰之弊,且炙麻黄宜重在止咳平喘且发汗作用和缓,可防发汗太过,甚合小儿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1.3谨守根本,注重化痰

      痰湿质患儿存在正虚痰伏的特点,此种体质的患儿一旦感邪,引动伏痰,则咳嗽连绵不已,究其原因,实在于“痰伏”二字。因此在临证论治上,王教授重视从痰论治,围绕治痰惯用“从气论治”“从脾论治”二法。

      1.3.1从气论治

      王教授认为小儿咳嗽多为痰作祟,而治咳莫若治痰,痰扰则肺气上逆,气不降则痰不下,痰不下则咳不止。除痰当顾脾胃,调畅中焦气机。脾肺为母子之脏,若中焦枢纽壅滞则不利于气的周身遍流,同样不利于肺气宣畅,故治咳必须注重脾胃的调畅。《内经》把咳嗽的病机高度概括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若脾胃受损,水津失运,停聚于胃则为痰为饮,上逆于肺而发咳嗽。陈修园于《医学三字经》中亦云:“盖胃中水谷之气不能如雾上蒸于肺而输诸藏,只是留积于胃中,随热气而化为痰,随寒气而化为饮。胃中既为痰饮所滞,输肺之气亦必不清而为诸咳之患矣。”王教授临床善用莱菔子、瓜蒌仁、陈皮等理气消痰之品。莱菔子消食和胃、降气化痰;瓜蒌仁化痰散结、理气通腑;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三药合用,散降相因,既可化痰,又防引动伏痰,还可给痰邪以出路,使体内壅滞之痰饮由前后二阴分消走泻,痰化饮去则咳自止,此三药合用,则理脾、祛痰、降气皆可概全,甚是妙用。正如《万氏家传幼科指南心法•咳嗽》中云:“大凡咳嗽治法必须清化痰涎,化痰顺气为最先,气顺则痰行咳减。”庞安常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1.3.2从脾论治

      王教授认为此类体质患儿咳嗽连绵多因伏痰内蕴,“痰”作为重要病理因素常存在于本病中,有时虽无明显的“痰证”表现,但无形之痰阻滞肺络也是导致咳嗽长期不愈的主要机理。痰为阴邪,其性缠绵,因此治痰甚为重要。王教授认为该体质患儿痰湿内盛,多存在脾肺功能失调因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阻滞,津液不行,如遇外邪引动伏痰犯肺,致咳嗽痰多。因此治此类咳嗽需先治脾,脾健则痰无由生。正如“治嗽而不化痰,虽可稍缓一时,而痰留肺窍,痰鸣不息则久咳难已”。方中法半夏燥湿化痰,又能降逆和胃;陈皮既助半夏化痰,又可理气,使气顺痰消。痰由湿生,湿自脾来,加茯苓,渗利水湿,祛湿则可祛痰,又兼益气,运化水湿之力更甚。处方精良,功效显著。

      1.4处方轻灵,随证加减

      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有其共同体质特征,但邪有多种,故仍需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兼热者,宜酌加黄芩、鱼腥草等清热药;兼燥者,宜酌加沙参、麦冬等润肺养阴生津药;兼咳嗽咽痒者,宜投蝉蜕、僵蚕、地龙等虫类祛风药,以加强解痉止咳功效;兼咳嗽痰多,在清宣止咳药中宜酌加理气化痰药如枳壳,调理脾肺气机,使肺气宣畅达通,脾气健运。“久病入络”,咳嗽日久兼瘀者,可酌加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在活血的同时,推动气机运行,即《血证论》中之“运血者即是气”也。王教授亦常言“血不利则为水”。使肺脏恢复宣发肃降之功,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久咳伤及肺之气阴,宗生脉饮之意,宜用党参、麦冬、五味子,使肺阴得养,其失常之功能得以恢复,宣发肃降有权,咳嗽自止;咳久及肾者,兼顾调补肺肾,或咳愈后以调补肺肾善后,宜用金水六君煎化裁。

      2病案

      农某,男,7岁,2007年 11月 7日初诊。患儿于半月前开始咳嗽,咳嗽以夜间及晨起多见,白天活动后加重,用过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症见咳嗽夜重,晨起痰多致咳,咳甚时伴呕吐痰涎,伴喷嚏、鼻塞、流浊涕,纳差,二便尚调,夜寐欠佳。既往有婴儿湿疹病史,其父亲有过敏性鼻炎史。查体:神清,精神好,咽红,双扁桃体Ⅱ度肿大,舌质红、苔白厚腻。胸部X线摄片示两肺纹理稍粗,未见实变影。王教授认为:结合患儿既往病史及家族史,考虑患儿为痰湿体质,现兼外感风热证。活动后引动伏痰,致痰随气升,气因痰阻,气道不利,是以咳嗽加重。舌质红、舌苔厚腻为痰湿内蕴兼外感风热的表现。治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兼疏风清热。方选麻杏二陈汤加减。药用:炙麻黄5 g,杏仁、茯苓、射干、莱菔子、瓜蒌壳各8 g,细辛2 g,陈皮4 g,鱼腥草10 g,法半夏、僵蚕、黄芩、甘草各6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时咳嗽明显减轻,痰量亦减少,外感表证亦除。药已中的,上方去黄芩、鱼腥草,续进3剂。三诊时患儿偶有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舌质偏红、少苔,余证无殊。上方去瓜蒌壳、茯苓,加玉竹8 g、麦冬6 g,3剂后咳嗽消失。嘱家长注意饮食调理,经随访3月未见复发。

      3体会

      治疗痰湿质咳嗽,临床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本病内因是正虚痰伏,故治疗上在祛痰同时,更要注意对机体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的调节,以从根本上纠正体质偏向,平衡阴阳。②咳嗽是机体驱邪外达的一种生理反应,治疗时应顺应肺脏的生理特性,注重宣降气机,尤其在治痰同时应注意中上二焦气机调畅,使气顺则痰消,理脾则痰无由生。③外邪类型多变,为寒为热,证型各异,同时体质因素又至关重要,应注意辨证论治与辨质论治相结合。王教授治疗本病处方用药精炼,宣降理气、健脾化痰之功悉备,匠心独具,是治疗痰湿质外感咳嗽的良剂.

    ↑上一篇: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
    ↓下一篇:王烈教授哮咳理论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