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6-04  浏览次数:543次

      作者:杜淑珍  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a;喜炎平;手足口病;治疗结果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最常见。临床主要给予抗病毒、对症等治疗,而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国内少见报道。本文分析2010年5至10月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患儿8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有发热、手、足、口及臀部疱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年龄2岁1月;入院前病程2~4 d,平均3 d;24例合并肺炎,血糖增高7例。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8月~9岁,平均年龄2岁,入院前病程2~4 d,平均3 d,21例合并肺炎,血糖增高10例。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0万/ml)5~10万U?kg-1?d-1,肌内注射,1次/d,连续5 d+喜炎平0.2 ml?kg-1?d-1(江西青峰制药厂50 mg/2 ml),连续静脉滴注5 d。对照组给予喜炎平0.2 ml?kg-1?d-1,连续静脉滴注5 d。2组均给予退热、支持等治疗,有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常规护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2]

      (1)显效:治疗2 d热退,疱疹缩小,无溃疡形成;(2)有效:治疗4 d热退,疱疹缩小并逐渐消失;(3)无效:治疗5 d以上体温仍不稳定,疱疹不愈并有并发症出现。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热退时间、疱疹结痂及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未见药物不良反应。见表1、2。表1 2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比较表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病毒引起的出疹性疾病,具有传播快、感染性强、可在儿童中呈散发或暴发流行等特点。目前,对该病治疗上缺乏特异性药物,临床除了给予对症、支持等治疗,主要给予抗病毒治疗。干扰素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制剂,对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及镇痛作用,还具有多重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等作用,促进和维护机体的免疫监视、免疫防护和免疫自稳功能[2]。故足量应用干扰素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力,达到抑制病毒、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

      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的穿心莲总内酯磺化物,通过占据细菌或病毒复制时DNA与蛋白质的结合位,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包裹,阻断DNA的复制,从而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同时具有明显的促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3]。喜炎平能阻断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干扰素能阻止病毒的扩散,保护正常细胞,两药具有协同作用,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国内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显示,重组人干扰素α-2α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经济实用,适于基层医院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2-810.

      2 张华,陈泽燕,陈海丹.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916-2917.

      3 陈九义,赵民生,曹秀红.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26:217-218.

    ↑上一篇:儿童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下一篇:试论小儿寒泄辨治与防护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