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新稀宝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5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16  浏览次数:582次

    作者:刘文选 张红燕    作者单位:713500陕西省彬县妇幼保健院

      【摘要】    目的:观察新稀宝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4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口服新稀宝治疗,并设3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45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6例,总有效率为83.3%。 结论:新稀宝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关键词】  小儿复感 新稀宝

    我们自2005年2月~2006年12月应用新稀宝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根据《中华儿科杂志》(1987年)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将本组8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抽样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两组患者年龄均为1~3岁,每年复发5~15次,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治疗组口服新稀宝,每日3次,每次1片,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胸腺肽治疗,前2周每周3次,每次2mg肌注,之后每周2次,每次2mg肌注,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用药均不受其他因素影响,随访1年。

        疗效判定标准:1年内呼吸道感染未复发为治愈;复发减少<5次/年,症状减轻为有效;复发>5次/年,症状无变化为无效。

        结  果

        治疗组45例,治愈23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6例,治愈14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两组结果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  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胞较少见。又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常见病毒:鼻病毒(rhino virus),柯萨基(Coxsackie)及埃可(ECHO)病毒,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副流感病毒(分1、2、3、4四种血清型),呼吸道全胞病毒(仅有一型,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可引起小流行),腺病毒(adenovirus),肺炎支原体(简称PPLO,不但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多见于5~14岁小儿)。

        常见细菌:仅为的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左右。侵入上呼吸道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大多属于&beta;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近年国外文献提到卡他布兰汉氏菌(Branhamelis catarrhails)原名卡他奈瑟氏球菌,是鼻咽部常住菌菌群之一,有时在呼吸道可发展为致病菌感染,且有增多趋势,但次于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感染。

        预防:①积极锻炼: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如经常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等,都是积极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经常进行,就能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②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衣服穿得过多或过少、室温过高或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应注意防范。③避免交叉感染:接触病儿后要洗手,必要时穿隔离衣,隔离不但保护邻近小儿,又可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在一般托幼机构及医院中可以执行,在家庭中成人患者避免与健康儿接触。病房要实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消毒出院病人的床铺及常备清洁空床,以便随时接收新病人。如有条件,可用紫外线照射病室与污染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全播散。④药物预防:卡慢舒,婴幼儿5ml,儿童10ml口服,1日3次,3~6个月为1个疗程。左旋四咪唑,2.5mg/(kg&middot;日),1周服2天,3个月为1个疗程。中药黄芪每日6~9g连服2~3个月。以上药物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应用后可减少复发次数。中药外治疗法如百草琼浆益气贴等,可加强孩子肺脏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中药加味玉屏风散(配方:生黄芪9g,白术6g,防风3g,生牡蛎9g,陈皮6g,山药9g;研成细末)每日2次,每次3g口服。⑤注射疫苗:最近认为,应用减毒病毒疫苗,由鼻腔内滴及(或)雾化吸入,可以激发鼻腔和上呼吸道黏膜表现分泌型IgA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呼吸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大量研究工作指出,分泌型IgA对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比任何血清抗体更佳。由于肠道病毒和鼻病毒的型别太多,很能进行疫苗预防。

        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极为常见。其发病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年龄:6个月~2周岁为好发年龄,由于婴幼儿IgM、IgG、IgA及SIgA体内含量均较低,尤其是IgG分子量小,惟一能通过胎盘,出生时可从母体获得。6个月~2周岁所得已消耗而自身产生能力不足。又处于极低水平。再因小儿呼吸道黏液纤毛的清除作用较差,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数量不足,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②喂养因素:尤其初乳中富含SIg及微量元素,故人工喂养较母乳喂养小儿易发病。③其他: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均与发病相关。④红细胞免疫缺陷,微量元素缺乏及维生素A、E的缺乏均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药物种类繁多。但我们认为新稀宝是值得推广的药物。它含蛋白锌、蛋白硒、碘、铁等多种微量元素,硒、铁是体内很多代谢酶的组成,促进蛋白及核酸的合成,促进淋巴组织发育,提高免疫球蛋白,提高许多含铁或依赖铁的杀菌酶的活性。同时,促进消化酶活性,显著增加患儿食欲,又可提高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因此,新稀宝可从多种途径提高机体的特异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疗效显著,服用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启华,主编.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8.

    2 周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及易感因素.临床儿科杂志,1998,16(3):203.

    3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上一篇:喜炎平联合思密达及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下一篇: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的应用与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