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动脉止血贴片在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672次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胚胎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据统计,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0.7%~0.8%[1]。每年的新生儿当中就有15~20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是影响婴幼儿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成为重中之重。既往外科开胸手术修补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许多患者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根治。目前,每年约有2万患者采用介入方法获得治疗,由于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更新,使愈来愈多的医师和患者接受这种创伤小、恢复快与治疗效果明确的方法[2]。但幼儿股动脉细小,易痉挛,术后不能配合,故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问题仍未获得完全的解决。本文就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通过比较使用动脉止血贴片与传统徒手压迫止血方法压迫时间、血肿、渗血、血栓发生率、卧床制动时间相比较,评价动脉止血贴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止血效果确切、易推广普及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9月在本院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封堵成功的幼儿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海王星动脉止血贴)64例,其中室间隔缺损38例,动脉导管未闭26例,试验组男28例,女36例,年龄(4.15±2.74)岁,体重(14.36±5.31)kg。另46例采用传统的徒手压迫法为对照组,其中室间隔缺损28例,动脉导管未闭18例,对照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4.13±2.99)岁,体重(14.85±5.25)kg。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于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经皮介入封堵术,术中均按80~100 U/kg肝素化,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前使用阿司匹林(3~5 mg/kg)抗血小板治疗。封堵器均使用国产(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动脉止血贴使用(美国TZ公司生产海王星止血贴)。①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使用2~3滴生理盐水将海王星止血贴片湿润后与无菌纱布一起备用,左手持止血贴及无菌纱布在穿刺点上方的位置,待右手将动脉鞘拔出后对准穿刺点按住并开始施压,按压持续10 min加压包扎,返回病房平卧制动,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如无出血4~6 h解除加压包扎,患儿在家长看护下可在床上轻微活动,观察有无出血,12 h后恢复正常活动。②对照组:在手术治疗结束后医生直接左手持无菌纱布在穿刺点上方的位置,待右手将动脉鞘拔出后对准穿刺点按住并开始施压,按压持续15 min加压包扎回病房平卧制动,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如无出血6~8 h解除加压包扎,患儿在家长看护下可在床上轻微活动,观察有无出血,24 h后恢复正常活动。 1.3 观察指标[3]:观察两组压迫时间、卧床制动时间等,并详细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并发症包括血肿(直径>5 cm)、局部出血(需要重新包扎)、下肢血栓和其他需要处理或延长住院时间的事件。

    2 结果

    两组患者股动脉穿刺术后按压及制动时间两组数据比较:试验组压迫时间为10 min,卧床制动时间为12 h;对照组压迫时间为15 min,卧床制动时间为20~24 h。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股动脉穿刺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应用动脉止血贴64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了股动脉穿刺点出血,需要重新包扎,无血肿、血栓等并发症;常规压迫止血的46例患者中,穿刺点血肿2例,出血需重新包扎3例,无血栓并发症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比例则达10.8%。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股动脉穿刺并发症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性诊断及治疗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鞘管拔出后股动脉穿刺点的恰当处理防止出血及血肿形成是介入诊疗的重要环节。股动脉穿刺后止血主要依靠股动脉弹性回缩止血及局部凝血覆盖穿刺点。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人工压迫止血后绷带加压包扎再让患者制动卧床。但这种方法存在较多不利因素:①压迫、包扎不够可能导致出血、血肿。 ②患者制动时间过长出现腰背部疼痛难忍下肢麻木等全身不适。 ③血栓高危患者还可导致深静脉血栓等潜在致命的并发症。④医师压迫穿刺点费时费力。尤其是幼儿患者,上诉问题尤其突出,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因幼儿哭闹、烦躁不能配合而导致穿刺点出血、血肿、渗血,甚至需重新加压包扎,增加了患儿痛苦及医护人员、家长工作。患儿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①小儿术前禁食水时间过长,血液呈高凝状态;②压管、包扎太紧,用力大,没有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皮温情况并及时松解;③小儿用相对较大的鞘管,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容易痉挛;④术中、术后患儿不能配合,麻醉苏醒后哭闹、躁动。因此临床医生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安全易大量推广使用的止血的新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上诉问题[4-6]。试验使用的海王星动脉封堵止血贴片是萃取了来自于深海的海藻精华而提取的一种纯天然的海藻提取物藻酸钙藻酸钙所提供的钙离子,促进了血液的凝结过程加快了局部的止血速度,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从而更有助于贴片在穿刺点的封堵止血效果,有效地加速介入诊疗术后创口的止血过程,同时不会形成血管内血栓。试验中可看出试验组压迫止血时间及卧床制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未见形成血栓并发症。所以笔者认为使用海王星止血贴片可以有效缩短幼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止血及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熊 峰,罗 俊,卢兴美,等.经胸超声心动图在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中的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30(1):5.

    [2] 宋治远,朱鲜阳.疑难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与图解[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1.

    [3] 刘 君,张密林,王 震,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1. [4] 杨杰先,吴 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严重溶血2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0,21(5):281.

    [5] 蒋世良,黄连军,徐仲英,等.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1):22. [6] 蒋世良,徐仲英.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严重迟发并发症[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1,19(1):1.

    [收稿日期:2013-07-19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对比
    ↓下一篇: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影响探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