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生物蛋白胶封堵在胎膜早破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4-03-11  浏览次数:770次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指临产前胎膜破裂,近1/3的早产由此引起,增加了围生期母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尤其是32周以前早产儿往往难以存活。病理证实早破胎膜的特征为胎膜中细胞外基质蛋白质表达的低水平。胎膜早破可导致难产率和手术率增加,宫内感染及产褥病率增加,并使胎儿并发症增加[2]。如何延长妊娠周数关系到妊娠的结局,早产儿的结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生物蛋白胶的研究与应用为胎膜早破的治疗带来的突破性进展。生物蛋白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原、凝血酶、钙离子和组织生长因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其有效成分聚集黏附胎膜破裂后所暴露的结缔组织,使破裂口范围缩小或修复。笔者将生物蛋白胶封堵的患者与传统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生物蛋白胶封堵治疗胎膜早破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产科住院的妊娠<32周的胎膜早破患者共80例,其中2010年共32例,2011年共48例。所收集病例均突然感觉到阴道分泌物或液体流出明显增多,或将胎先露部上推时会有较多的液体从阴道流出,并行阴道液涂片检查在显微镜下找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确诊胎膜早破。孕妇年龄范围为(29±3)岁,妊娠时间范围为(28±5)周,高龄初孕患者有10例,自然流产史患者有7例,有不孕史的患者13例,破膜至入院时间平均为3.5h。所有孕妇入院后经B超检查显示胎儿均正常,80例孕妇在妊娠期间均未出现感染征象、未使用过抗生素、子宫收缩抑制药或其他禁用药物,也无绒毛膜羊膜炎征象,未出现规律性腹部阵痛。所有孕妇入院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为2011年的48例患者,对照组为2010年的32例患者。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要求患者绝对卧床、抬高臀部,给予硫酸镁或利托君安胎,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有无宫缩及阴道流水状况,监测体温、血象、C-反应蛋白及羊水量,同时注意胎心和胎动。

    1.2.2研究组:孕妇行膀胱截石体位,外阴、阴道及阴道穹隆部位消毒,采用阴道直角拉钩充分暴露出宫颈及穹隆部,铺无菌操作单,置入阴道窥器,宫颈口未见扩大,宫颈长度在1.5 cm以上。腰麻导管插入宫颈管内3 cm左右,卵圆钳协助将软管插入宫颈管内并推生物蛋白胶2~3 ml,当生物蛋白胶流出宫颈口后快速退出软管,以防止生物蛋白胶和软管发生粘连。术后给予硫酸镁或利托君安胎,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宫缩程度及阴道流水状况,监测体温、血象、C-反应蛋白及羊水量,同时注意胎心和胎动。

    1.3治疗护理:所有患者均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合理营养护理[3]。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间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2.1治疗后羊水流出情况比较:所有孕妇均以比较平和的心态接受与配合治疗。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孕妇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羊水流出情况比较。见表1。研究组中,术后1周阴道流水停止的患者有2例。羊水漏出量均明显减少,B超检查显示羊水指数均在(6±2)cm,胎儿每周双顶径增长均达到(0.15±0.02)cm。采用行×列表资料χ2检验,P=0.000,P<0.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羊水流出量有显著差异。

    2.2治疗后对妊娠周数的影响比较: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孕周都获得了延长,具体见表2。研究组中,延长孕周最短(5±2)w。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为(2 000±260)g,无1例发生NRDS。对照组:胎龄延长最长达到10 d,最短者24 h内出现早产分娩,早产儿平均体重1 400 g,均发生NRDS,有2例放弃治疗,4例在NICU行治疗,最终因各种并发症死亡。采用行×列表资料χ2检验,P=0.000,P<0.005,说明研究组治疗后的孕周明显较对照组治疗后延长,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2.3治疗后的不良反应:48例采用封堵治疗的孕妇治疗后均未出现过敏反应,无阴道出血、发热、感染等不良反应。

    3讨论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胎膜早破易并发宫内感染,一旦出现高热,宫内温度随之上升,引起胎心过速、胎儿窘迫。目前,临床上对于孕周达到甚至超过35周的胎膜早破孕妇的患者一般不予以保胎处理,而对于孕周<35周的患者一般需要采用保胎治疗。传统的保胎治疗要求患者绝对卧床、抬高臀部,给予硫酸镁或利托君保胎,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有无宫缩及阴道流水状况,监测体温、血象、C-反应蛋白及羊水量,同时注意胎心和胎动。近年来关于胎膜早破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宫颈进行封堵治疗是治疗中的关键性问题。对宫颈进行封堵,可以减少羊水的流失,减少感染的发生并最终减少早产的发生。进行宫颈封堵的材料很多,生物蛋白胶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型材料。生物蛋白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原、凝血酶、钙离子和组织生长因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其有效成分聚集黏附胎膜破裂后所暴露的结缔组织,使破裂口范围缩小或修复,从而遏制早产的发动[3]。国外文献报道[4]采用生物蛋白胶宫颈封堵术治疗12例孕周<24周的胎膜早破患者,其中有7例胎儿获得成活。陈红等[5]报道5例生物蛋白胶宫颈封堵术,3例获成功。张雪梅报道[6]4例孕龄25~29周胎膜早破患者行生物蛋白胶宫颈封堵术后,均获得健康婴儿。本院48例行生物蛋白胶宫颈封堵术患者中,40例羊水流出量减少或消失,38例保胎至足月分娩。术后阴道流水情况均明显减少,其中2例术后1周阴道流水停止。羊水漏出量均明显减少,每周一次B超检查羊水指数均在(6±2)cm,胎儿双顶径每周增长均在(0.15±0.02)cm,延长孕周最短(5±2)周,10例早产,38例继续妊娠至37周。同时,观察到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为(2 000±260)g,均未发生NRDS,且48例孕妇未出现过敏反应和阴道出血,终止妊娠前后无发热及产后出血、感染等。总之,应用生物蛋白胶治疗胎膜早破,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容易接受,并延长了孕周,提高了新生儿成活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参考文献

    [1]赵欣.早产与胎膜早破[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7(1):7.

    [2]刘芳芳,李小英,黄莺.孕妇血中细胞黏附因子-1?白介素-6与胎膜早破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7):3394.

    [3]陈秀金,曹健,汤克勇.胶原蛋白和明胶在食品中的应用[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2,(1):66.

    [4]Sciscione AC,Manley JS,Pollock M,et al.Intracervical fibrinsealants: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early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membranes[J].Am J Obstet Gynecol,2001,184(3):368.

    [5]陈红,李萍.生物蛋白胶宫颈封堵术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的可行性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3):1216.

    [6]张雪梅.生物蛋白胶用于胎膜早破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3,43(14):67.

    ↑上一篇:珂立苏联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52例临床应用分析
    ↓下一篇: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