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儿童干眼症诊治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4-04-09  浏览次数:784次

    干眼症主要是因为泪膜数量与质量发生异常,导致泪膜眼表损害或不稳定,引起的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尤其儿童容易存在各种不良习惯或营养不良等情况,容易出现干眼症。本文通过观察探讨儿童干眼症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方法,总结其临床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干眼症的儿童268例,对其病史、临床症状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5~13岁,平均(8.4±3.1)岁,男161例,女10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烧灼感、异物感、眼干、畏光、眼痛、眼胀等主观症状,偏食习惯有166例,每天看电脑或电视超过2 h有190例,并按照泪液类型分成ATD组64例,LTD组107例,其他类型干眼症组97例,给予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1.2诊断方法:参考的是《眼科学》的诊断标准[1]:①临床表现为儿童频繁眨眼,挤眉弄眼,严重者面部肌肉/口角抽搐等;②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嘱咐患者在结膜囊滴入荧光素后眨眼数次,以最后1次眨眼与泪膜中首个黑斑出现的时间<10 s,判断为异常;③Sohirmer I试验:反折泪液试纸的上端5 mm后,将其放置在下眼睑结膜囊中外1/3位置,阳性标准为<10 mm;④睑板腺功能检查(MGD评分):根据睑板腺形态及分泌物情况分为1~4级,对应为1~4分;⑤泪河高度测量:采取角膜荧光染色法,泪液缺乏标准为<3 mm。

    1.3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采取常规眼部物理治疗(热敷湿房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眼局部湿度,补充眼表润滑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日本参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去除诱因(纠正不良习惯如饮食习惯、生活、工作、学习环境);补充神经营养物质(维生素A、B、C、胞磷胆碱)等,如维生素A(胶丸或滴眼液)、维生素B(甲钴胺、谷物粗粮)、维生素C(蔬菜、水果)。针对重度的干眼症患者,可酌情给予短期糖皮质类激素治疗(一周以内诱导、过渡急性期)。

    1.3.1 ATD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人泪液治疗,选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参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4次/d,1滴/次。口服甲钴胺片500 mg,2~3次/d/胞磷胆碱钠片0.1~0.2,1次/d;依照患儿年龄用药剂量;依照症状的严重程度调整用药疗程,约2~4周1个疗程。

    1.3.2 LTD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人工3~4次/d泪液治疗,选用羟糖甘滴眼液(爱尔康有限公司生产),3~4次/d,1滴/次。口服甲钴胺片500 mg,2~3次/d/胞磷胆碱钠片0.1~0.2,1次/d。

    1.3.3其他类型组:采取常规治疗:玻璃酸钠滴眼液;口服甲钴胺片500 mg,2~3次/d/胞磷胆碱钠片0.1~0.2,1次/d。

    1.4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进行评价,显效:治疗1周后,烧灼感、异物感、眼干等主观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2周后主观症状好转;无效:治疗后主观症状无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13.0软件统计,疗效的数据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的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268例儿童泪膜破裂的时间为1~10 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4.2±1.2)s,其中1~5s有191例(71.3%),6~10 s有77例(28.7%);泪河高度在0.45~1 mm,通过Sohirmer I试验显示均在10 mm/5 min或以上;通过角膜染色反应呈阳性有142例(53.0%)。

    2.2治疗:ATD组治疗1个月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3%(61/64),LTD组为93.5%(100/107),其他类型组为92.8%(90/97),三组疗效皆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8例患儿治疗后MGD评分、泪膜破裂时间、Sohirmer I试验与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河高度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导致儿童出现干眼症的原因有:①长时间面对手机、电脑、电视等荧幕,减少了瞬目频率,加速泪液的蒸发;②长时间处于空调等干燥环境,导致泪液的补充不及水分散失的速度;③学习任务繁重、压力过大,需长期间进行阅读,也减少了瞬目频率,加速泪液的蒸发;④营养失衡:儿童挑食、偏食,长期摄入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不足等,导致营养不均衡;⑤眼疾病:过敏性眼表疾病,常见为眼表损伤导致泪膜不稳定,泪膜不均匀涂布;还有屈光不正等眼疾,也会导致儿童眼表干燥;⑥神经营养不良(儿童发育所需远超过其摄取);⑦长时间地使用滴眼液,其使用不合理,可使上皮细胞产生毒性,引起角膜上皮出现点状剥脱,加上药物本身的防腐剂及不良反应等,也可导致干眼症或使病情加重[2]。针对干眼症的诊断,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MGD评分与Sohirmer I试验是进行干眼症分类的主要依据,ATD患者的Schimer I试验呈阳性反应,建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补充人水液为主,LTD患者为MGD评分增高且泪膜破裂时间缩短,主要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因此,治疗应针对其病因给予睑板腺按摩联合人工泪液(包括粘蛋白、脂质、水液)补充[3];本研究统计可见,ATD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3%,LTD组为93.5%,其它类型组为92.8%,三组疗效皆明显,且治疗后MGD评分、泪膜破裂的时间、Sohirmer I试验与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均显示出针对临床分类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症状。综上所述,儿童干眼症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及给予分型对症治疗,避免重复与盲目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参考文献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

    [2]闫娟,庞麟.儿童干眼症180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6):559.

    [3]王华,陈威.94例门诊干眼症诊治的临床观察[J].中国病案,2011,12(2):23.

    ↑上一篇: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静吸全身麻醉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